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1
我躺在躺椅上,手上不断摩挲着怀中的红木匣子。
阳光洒下来,暖洋洋的,很舒服。
我还是决定把木匣子打开,拿出了封存在里面的一张便条,思考良久,提笔在反面写下一行字。
随后把它恢复原位,找了个舒适的位置闭上双眼,做了一个香甜的梦……
2
自打有记忆起,我就在孤儿院生活,五岁时偷跑出去,遇见了师父,便被带到了这个院子里。
师父是位匠人,绢本设色传承人,属青绿山水画派。
绢本设色包括两个概念。
绢本,是指画是画在绢上的;设色就是国画中晕染彩色的意思,与水墨画区分。用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添质感和立体感,加强艺术效果。
简单地说,“绢本设色”就是用国画色将画画在绢上。大家所属知的《千里江山图》,便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山水画。
从我进院子那刻起,师父就将这些道理讲与我听。日复一日,耳朵都起茧子了。
我知道,我大抵是被他当做了传承人培养,对我给予深深的厚望。
可我对画画实在提不起兴趣,师父见此,只好自己提笔,作了一幅又一幅,而我却在一旁开心地玩泥巴。
直到有一天,师父把我拉进他的创作小屋,态度强硬地逼迫我作画。
那是我第一次进师父的小屋,只见这间房内收拾得与别处不同,总觉得进入了一个神圣的地方。里面全是绢本设色图,墙上挂着,凳子上放着,地上铺着。总之,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而今或《千里江山图》,或《汉宫春晓图》,或《富春山居图》……皆是名作临摹,惟妙惟俏。
我接过师父递来的毛笔,蘸着彩墨,在已经铺好的绷绢上随意画了几笔,一脸漫不经心。
师父凑近了看我的笔法,我却注意到他不停地揉眼睛,我想问他是不是眼睛进东西了,可下一秒,他便露出失望的神情,深深地叹了口气,捋着下巴的一撮白胡子走了。
自那天以后,师父经常把我逮到小屋的板凳上,一改往日的佛系态度,而是拿着小木棍指导我,时不时我便会挨上一个闷棍。
从雾蒙清晨到月挂枝头,都记录下了我作画的身影。
后来高科技产品兴起,我迷恋上了平板画画。当我兴高采烈地举着新画的动漫人物找到师父时,他却气冲冲地收走了我的平板。
他直直地盯着我,眼眶有些泛红,随后抬手搓了搓双眼。
我不明白师父为什么会这样,只听得他说:“娃儿,不是不让你用这些新鲜玩意,可说到底,它终究是丢了我们老祖宗的魂儿啊!”
看着师父着急地拍着大腿,双眼通红,止不住地流泪,我以为自己真的惹了师父生气,低着头不敢说话。
师父还是把平板还给了我,看向走出门外的师父,正午暖阳洒在他身上。可我没有感到阳光的温暖,却只看到了师父背后的凄凉与沧桑。
我抱着平板,环顾小屋里各式各样的绢本设色图,暗暗发誓以后一定好好学真功夫,莫要再惹师父生气了。
那一年,我十一岁。
有了好态度,我的绘画技艺进步飞速。
师父很开心,可他有时还会红着眼眶,不停地揉搓眼睛。
清晨,万籁俱寂,天刚蒙蒙亮,黑夜正欲隐去,破晓的晨光慢慢唤醒沉睡的心灵。
这天我起得出奇早,透过窗户,我看到一个矮小的身影,每一步走得很小心,却还是被地面上的土坑绊倒。
我当即认出那是师父,猛地从床上弹起,冲出房门将师父扶了起来。
“师父,你这是要去哪里,摔到哪里了,我背您去医院。”
“师父没事,不去医院,” 师父拉住我,借力踉跄着站起来,“我看胭脂用完了,就想着采点红花,回来咱自己做颜料。”
“这几年你进步这么快,可还差点国画的魂儿。”
“不怕啊,娃儿,咱多练,一定行,师父还能撑。”
我难以形容当时的心情,只是自那以后,我更加努力地练习绢本设色。
那一年,我十五岁。
与其他绘画方式相比,绢本的好处是可洗,不怕出错。可师父不这么想,他认为画必须一气呵成,不容许有出错的机会。
因此“全神贯注”、“势如破竹”便是师父一直强调的“魂儿”。
绷绢、调色、落笔、撒金。我细细勾勒着每一处山水,小青绿山在水墨淡彩的涓涓细流后若隐若现,峰峦坡陀沉实和林木恬然,都铺上了薄薄的青绿,长天辽阔。开合聚散、虚实有无,兼有法度。
最重要的是,我未出一处错误,完成了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画作。
我迫不及待地想将这份喜悦分享给师父,一道电话铃声却先我一步响起。
师父住院了。
我忙将画收好揣在怀里,焦急地赶去医院。
阴天黄昏,阴云密布,响雷一个接着一个,闪电在天空中闪着。风,使劲地吹着,树枝被风吹得喀嚓喀嚓作响,顷刻之间,倾盆大雨就落下来。雨,从暗沉的空中飘落,寒意就此笼罩我全身。
“师父,《高山流水图》,我做到了,不出一点错。”
“吱呀”门被推开,师父倚坐在病床上,慈爱地望向浑身湿漉漉的我以及我展开在胸前的图画。
因着暴雨,画上沾上了水,各种颜料全部晕染开来,混成杂乱的一团。
我像是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无声的泪顺着脸颊落了下来。
直到师父向我招手,示意我过去。我走进,他塞给我一张便条,抚摸着我的发丝。我听到他说:“娃儿,师父知道,你做到了。”
那一年,我十八岁。
3
师父不久后便撒手人寰。
我传承师父,继续画着绢本设色。闲暇之余,我还拍了许多有关绢本设色的小视频,上传到正火热的短视频平台上,希望有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
没想到的是,中秋将至,儿时在孤儿院的好友小吴主动联系上我。
我去了北京,二十八年间里第一次离开了那个小院子。
小吴邀请我到饭馆吃饭,据他说,他当初被富人家领养,学了艺术,如今已经是地方台的副导演了。
我正在心里为他的光明前途称赞,就听他说:“这不是快中秋了吗,台里要响应中央政策举办中秋晚会,我正巧刷到了你的视频,觉得你画得很不错,就想着从你的画入手改编。”
我正想问他是什么政策,不远处的挂壁电视响起声来。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敲打在我的心房。
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我看向小吴,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小吴说了他的想法,大概意思是将画中的元素拟人,以舞蹈的形式展示祖国山水风景,同时也能将绢本设色这一传统文化推到观众眼前。
我想到师父的遗言便条,二话没说便答应了下来。
回到小院子,我迅速完成了新一幅绢本设色——《有凤来仪》。我带着它找到小吴,他也迅速组建好了团队,其中的中国舞演员以及背景音乐的演奏者,皆是业内顶尖人士。
随着美妙轻舒的音乐缓缓响起,舞台上五颜六色的灯光,随着鼓点的节奏忽明忽暗,之下有簇簇花团含苞待放。演员们抬高手臂举起花团,灵活地扭动纤细的腰肢,身姿轻盈、莲步轻踏,踱着碎步,花开绽放。
此时,鼓声渐渐被高亢嘹亮的唢呐而取代,而后一袭绯红舞衣在花团中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宛若一只涅槃凤凰千里花丛中赫然跃起,如流光溢彩,艳光炫目。
大屏幕上,我的画由局部渐渐放大,远处一座耸立的青绿山,底部是万花从,中央一只火红凤凰正展开双翅,朝那座青绿山隐去。
而饰演凤凰的中国舞演员已然飞到空中,模仿画中的动作盘旋了几个来回。
翩若惊鸿,宛若蛟龙。
当大屏幕最后一帧停格时,唢呐声戛然而止, 空中的“凤凰”也与画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
《有凤来仪》火了。不仅仅是一个舞蹈节目,也不仅仅是我的画,而是绢本设色这一传统国画概念被带到了大众眼前,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就连一些官方媒体也纷纷转发了我的推文。
小吴找到我二次合作,打算趁热打铁再出一个国风舞蹈节目,将绢本设色推向春晚的舞台。
我当然没有拒绝,不过这次我没有再作新画,而是拿出了我珍藏多年的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那幅画——《高山流水图》。我小心翼翼地将它展开,当年因暴雨而被晕染的地方已被我修复,大大小小的青绿山和缓缓流淌的澄溪碧水栩栩如生地躺在绢布上,穴宜崖云雾袅袅,唯见山涧密密丛林,清幽静远。
此次,我还向小吴增加了一个硬性要求——必须把绢布元素增加到舞蹈中。
所以,当聚光灯亮起照映在春晚的舞台上,拟山和拟水的舞蹈演员缓歌慢舞、风姿绰绰,以致最后加长版丝质灰白贡绢被拉开,色泽亮丽,柔性而有光泽的绢布犹如一条蜿蜒的小河,在空中推出层层波纹之时,世界仿佛静止了。
若《有凤来仪》带来的是惊艳与赞叹,那么《高山流水》则是以细水流长的方式,慢慢侵入、轻轻拨动你的心弦。
我坐在观众席,任由耳边寂静无声,内心却已掀起惊涛骇浪。尤其是最后绢布飘扬的画面,也顺势带走了我的思绪。
那些夜以继日,油灯为伴的作画训练;那些青年叛逆,与师父犟嘴的无忧无虑时光;那些师父离开后的迷茫与无助……一幕幕全都浮现在脑海,眼泪一颗一颗地从眼眶里掉落出来,我不愿擦干,也不愿停止哭泣。
《高山流水》不出意外地爆火,“绢本设色”的词条在新年热搜榜上稳居前三,甚至在外网也掀起一阵不小的风浪。
不过半年,绢本设色创新发展成功。
可我却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让绢本设色被更多人知晓。
师父,你看,我做到了。
4
与电视台合作了两年,期间我的画甚至远销海外。男人三十而立,我决心想改变点什么。
以往我都是将目光聚焦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上,可近期画作的对外销量日益递增,让我萌发了扩展视野的想法。
于是我出了趟远门,去到了法国,那个滋生浪漫的国度。之所以选择法国,也不仅仅因为它是欧洲浪漫的中心,更在于它历史悠久,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名胜古迹及乡野风光。
风情万种的花都巴黎、美丽迷人的蓝色海岸、醇香味浓的波尔多葡萄酒乡、阿尔卑斯山的滑雪场皆被我参观游览多遍。
吹着舒适的海风,心境清净。下笔勾勒出这个国度的种种风景名胜,采用偏暖的色调,模仿十八世纪欧洲宫廷画风,特意增添了许浪漫主义。
我共作了三幅画,原就是随笔画画,临走前便将它们赠与给邻居一对夫妇。
没想到我这个不经意的举动,竟是后来促进绢本设色在国外交流传播与融合发展的重要一步。
离开了法国,我又去了美国华盛顿的唐人街,全当旅游。
临近春节,唐人街成了一片热闹欢乐的海洋。龙灯舞起来了,唢呐吹起来了,锣鼓敲起来了。沣仙当铺外外檐,整整齐齐挂着一排排红灯笼。
走在街道,我意外地发现这里竟还有卖国画的店铺。我走进去,与老板交涉一番。他也很快认出我是《有凤来仪》和《高山流水图》的创作人,并热情地邀请我在他店里作画。
盛情难却,我将在唐人街所见的热闹场景画了出来。
师父是山水画派,这也是我第一次作人文画,没什么经验,只能凭感觉提笔。所幸的是,成图并不差,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
老板将画裱在墙上最显眼的位置,随后打开了手机递到我眼前。
页面是国外很火的社交软件ins,映入眼帘的便是我在法国作的三幅画,而发这些图片的博主,毫无疑问便是那对夫妇。同时我惊讶地发现,这对夫妇有着极多的粉丝量。
换句话说,绢本设色凭借这几幅图片在国外又小火一把,评论里也不乏出高价买画的人。
喜悦的同时,我开始揣摩其背后的原因。
“以我多年卖画的经验,西方人还是喜欢直接奔放、色彩浓烈的风格,而对于国画强调的意境以及文化内涵,他们很难理解。”
老板的一段话令我醍醐灌顶,我向他道了谢,走出店外。
正思考着如何巧妙地将中西方文化融合,裤脚却一紧,低头一看,是被双小手拉住。
小孩的身体长得不高,约莫七、八岁,手臂那么细小,颧骨凸出,十个指头像一束枯竹枝,仿佛一折就会折断似的。虽然脸蛋沾上些灰尘,却掩不住他那清亮纯净的眉眼。
他双手摊开,作出要饭的姿势。
我失声哑笑,从口袋中掏出一颗糖果放在他的手心。
他的脸瞬间好像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脸上,溢着满足的愉悦。
小孩长得好看,我便想着与他多说几句话。
“你是谁家的小孩,为什么不回家?”
愉悦从他脸上慢慢褪去,只是用清澈的两双大眼睛看着我,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你爸爸呢?”
“爸爸丢下我和妈妈跟别的阿姨离开了。”
“那妈妈呢?”
“妈妈躺在床上睡着了,再也没有醒来。”
我抚在他发丝的手瞬间顿住,发出的声音带上些苦涩:“那你住在哪?”
“房东阿姨说我没有钱,把我赶出来了,我就睡在那里。”
顺着小孩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用铁皮搭建的三角区,里面还堆了一些破烂发旧的衣服。
我本就是孤儿,现在更能设身处地地想到他的处境。
师父的临终遗言再次浮上脑海,我拉起小孩的手,轻声询问他:“愿不愿意跟我走?”
5
十年又十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
而我似乎是将所有的运气都花在了二十八岁那年。
绢本设色在中国创新性发展,欣欣向荣,态势不减,可在国外的发展却是举步维艰。
如何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将中西方文化巧妙融合;如何促进绢本设色的对外交流与传播,一直是困扰我多年的难题。
不过也有好事,十年前捡到的小孩既好看又聪明,既乖巧又懂事。我认了他做徒弟,学习好有很多小姑娘追求不说,还把我的看家本领学了个八九分。
我就知道我看人的眼光不会错,这小子可比当年事事跟师父唱反调的我强多了。
一阵凉风吹过,梦醒。
我的意识渐渐清醒,迷迷糊糊听到旁边有人一句句喊着“师父”。
我艰难地睁开肿胀酸涩的眼睛,就见小孩抱着红木匣子,嘴唇一开一合,面色焦急得就像当年奔向师父病房的我。
一半太阳已经落入地平线下,又一阵冷风吹过,我流下一行清泪。
这可不是因为我被小孩感动得哭了,实在是眼睛太难受了。
做我们这一行,是极其费眼睛的,对着细微的一小处,一盯就是半天。
我也终于明白师父为什么总是红着眼睛,不断地揉搓,如今自己体验一回,这滋味是真的不好受啊。
小孩许是被我流的泪吓到,也红了眼眶。
我抬起手,指了指红木匣子。
“小孩,里面的话,你务必要照做。”
想当初,师父留给的最后一句话也是这个,如今就再说一遍给小孩听吧。
师父,你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我也要来找你了。
这次我不会再惹你生气了。
6
便条正面:
娃儿,师父知道你学到了国画的魂儿,师父很高兴,绢本设色没有在我这一代落寞。我画了一辈子绢本设色,只希望将来能有人传承。所以师父最后要求你:培养传承人,并尽你最大努力去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便条反面:
小孩,绢本设色被我传承下来了,也根据政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了,绢本设色事业在中国蒸蒸日上,下一步便是将它推向世界。请记住: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途径,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历史积淀,阐释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完善中国价值观的世界表达。你是个聪明的小孩,相信你一定有办法解决困扰我多年的难题。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