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是历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柏林金雄的动画作品,它的魅力不仅在于影片的制作精良,在引人入胜的故事背后也隐含了许多人生哲理。
好久之前就看过了这部影片,懵懵懂懂地看完,没有看出什么门道来,我像一个迷失在沙漠中的旅人,在努力地探寻方向,脚下滚烫的沙砾,令我驻足。而如今,我像看到了绿洲一样,渐渐地明白了它想要表达的东西。
童年之境
或许每一个孩子都曾幻想自己拥有一个像白龙一样的朋友,平时他和自己差不多,可以和自己玩,但是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会变成矫健的白龙,挡在身前。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曾设想过自己会遭遇绝境,孤立无援,更不可能会真的遇到这样的险境。
一个受到宠爱的孩子会认为他所拥有的是理所当然的,一旦没有得到,就会变得委屈。如果一直如此,那么就会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对于孩子来讲,绝境并不需要是穷山恶水或是危机四伏。仅仅是在茫茫人海中脱开母亲紧握的双手,就是一个绝境。在这个绝境中没有步步杀机,有的只是陌生,单单陌生就会存在邪恶。孩子离开了依靠,忽然发现自己孤立无援,都不需要被迫害,就已经感受到自己被遗弃。
感到自己被遗弃的孩子,在最初的惊慌后,终于认识到这一次不是坐在地上哭就可以等来救援,于是他开始依靠自己的判断和力量,独立面对当前的局面。不过,他那仅有的一点东西是不够用的,他总是要四处碰壁的,并且没有人为他擦眼泪,也没有人为他点明灯。
在这个情境里,即使他最后摆脱出来,也会深深铭记,在此后的人生路上,每当遇到类似情境都会想起。而那时候他所获得的经验已经过时,但是那份感受却能激励他前行,走出困境,最终明白要靠自己的力量坚持走下去。
在迷境中的孩子有一份幸运,哪怕是得到一点的指引,微不足道的善意,那么都将会被他铭记。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那份举手之劳意味着什么。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他也不会忘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他明白那并不是一个需要多么高的要求,也不困难。
那个迷失的孩子如同在快要溺水一般的感受中苦苦支撑,忽然周遭出现一抹亮色,某处伸出一双温暖的手,那个也许本来倔强的孩子一下子变得泣不成声。在那个时候,俘获一个孩子的心是多么容易。
唯有如此,伸出手来的你就会明白肩头的重负,那一刻明白了为他背负的是什么,他在此后的人生会始终背负下去。如果那时候他受到了欺骗或者伤害,那么他将会永久地留下那一份不信任甚至会伤害这个世界。
千寻是幸运的,她没有在溺爱中沉沦,也没有在绝境中深陷,那一点苦难刚刚好,她眼中的世界是艰辛的,但不失温暖,她能够依靠自己,却也没有失去对人世的谅解。或许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这么幸运,有人仍在报复这个世界,也有人仍在予取予求,他们都是不幸的。
成长真的很不容易,稍有不慎,就会在心底留下阴影,变成了一个不是那么健康的孩子,如果你不想怪罪这个时代,那么就妥善对待每一个孩子的童年。
成长之旅
童年的时候,很多事情都处于被动。在绝境中也好,受到宠爱也罢,那些都不是自己的选择。因此,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长出来,所以那不叫成长。经历过种种之后,离开特定的环境的时候,才会获得一些见解,而那些经历才能为自己呈现新东西。那时候的自我,如果没有在经历中受损,就会变得更加完整。
一个人的恋爱过程亦是如此,当一个人开始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热恋,他的生命中忽然涌入了许多新的内容,仿佛每一天都是新的,他变得精力旺盛、兴趣饱满,开始写日记,开始吟诗作对,开始早起锻炼,开始游山玩水,仿佛有做不完的事情。可是那些内容完全外在于他,从来不是他身上的一部分,他就像一个受命运宠溺的孩子,满屋子的玩具却不懂其价值。
忽然有一天,他失恋了,整个世界仿佛崩塌了,他忽然发现自己的贫乏,当初抱了满怀的珍宝瞬间变成了一堆垃圾,什么票根,什么情书,全都变成了废纸。而他掉过头来才发现,他早在某个时候就迷失了自我,他疏远了自己的朋友,忽略了自己的追求,甚至因为二人世界的支出而大加破费。原来在恋爱中的快乐,如今却觉得自己一无所有,种种都离他而去。
他如果真的爱过,那么失去的时候,请允许他在自己的世界孤独地啜泣两声,没必要去打扰他的悲伤。
而故事中的主人公沉溺在那份悲伤之中,开始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甚至因此成为了虚无主义者,他从来没有离开过原地,在恋爱之前他拥有多少,在那之后他不可能变得丰富,相反会变得偏激。那时他将不能再给予,因此也不能再获得。
沉溺在当下的情境中,人是永远也不会成长起来的,纵然燃烧了整个世界,窒息了所有生命,都是一样的苍白。其实只需要离开原地,离开曾经带给他快乐和安慰也带给他痛苦与孤独的经历。离开原地,就是去旅行。
千寻乘上了那班有去无回的列车,就像我们有去无回的青春,开始了她最后的旅行。
那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决定,而是她独立的意志做出的选择,如今她不再听从他人的命令,只需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周遭依然陌生,那些乘客依然面目模糊,此行依然吉凶未卜,千寻的身上并没有可以面对危险的装备,她一无长物,她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然而千寻没有慌张和迟疑,她神情安详,行动坚定,她知道自己要什么,在做什么。她眼中呈现出惊人的美丽:水泊波光闪动,落木苍翠绵延,霞光照着遥远的地平线……
那并不是一次陌生的旅行,只是一个缓缓推远的焦距,当迈出了离开原地的一小步,她挣脱了当下情境永不停驻的重负,她拥有一个审美的距离,她看到了完全不同的风景,因此她成长了。
当然,或许在某个十字路口,命运可能会将她再次推入泥潭。但是,那已经没关系了,擦干眼泪之后,深吸一口气,苦难与坎坷会转瞬即逝成为路边的风景。如果我们能以一种过来人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或许我们就可以不必那么迷惑,可以从中获得一些什么东西。
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不是一次实际的旅程,那极有可能是转瞬之间就会发生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一直处于熟悉的环境,会不利于你从中抽身,那么不妨离开当下的情境,来一次轻快的短途旅行。去那些草长莺飞的地方,你将看到的绝不是沿途的风景那么简单。
人生终究是一个没有归途的远航,或许航行给我们带来的是苦大于乐,但是我们绝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当那段饱含清冽与忧伤的旋律在耳边游荡起来,当千寻静静地坐在列车座位之上,面对空荡荡的车厢,站台的钟声敲响,沿途的风景映在她的脸上,我或许用文字描述不出来,唯有满含热泪,在心底用一种极度婉转的声音轻轻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