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独自散步时,毫无缘由的,一种孤独的气息将我包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独处的状态。我以为自己已经拥有了可以独处、适应孤独的能力,然而,在今天这个晚上,我觉得身旁一个人都没有,世界好像只剩下我一个人了。这是一种孤独得很想哭的感觉。
我不像大多数女生,身旁都有一个小的姐妹淘,能够随时随地一起出去玩,一起聊天,相互吐槽,分享心事。我身边并没有这样一个小群体的存在,我有的只是单个、单个的朋友,而且很少。我时常会找不到她们,因为她们都已经上班,有各自的事要忙。没有她们在身边,我不知道可以向谁倾诉我的孤独。
现在应该还算是过年的时候吧,我所在的这座小城,张灯结彩,挂起了很多红色的小灯笼,商铺也已经开门,夜幕降临时,五颜六色映入眼帘,非常漂亮。我记起很有意思的一幕,主人带一只小狗散步,它正好经过一个洗脚的店铺,可能看到店里有熟悉的人,摇着尾巴冲过去,结果一头撞在了玻璃门上。然后我心疼地笑了,肯定很疼呢。可是真的很好笑,我忍不住。
想起这一幕后,又陷入了更加孤独的深渊。如果是一个人和一只狗同时迎面而来,我全部的注意力肯定都在那只狗身上,甚至会看不到那个人,是不是很奇怪。从小就非常偏爱小动物,可能是我潜意识里在抗拒跟人交流,因为比起与人相处,与动物相处似乎更容易,不用说话仿佛就能明白彼此。
可能是成长的环境和一些经历,让我养成了这种性格。每种性格都说不上好坏,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才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能够独处,能够和自己相处得很好。然而,如果长此以往,其实会切断和很多人之间的联系,甚至是和整个社会的联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活。除非我真的六根清净,准备皈依佛门,但我做不到,我还是一个很年轻的、二十多岁的小姑娘,我还有很多想要去做的事,没办法做到无欲无求。
所以呢,我现在还是感到很孤独,但自己又深知性格是没办法、或者很难改变的。有些事情就是天生的,就是注定的,就是没有办法的,所以也不用太去追根究底,这些事为什么会这样,那些事为什么会那样。啊,我觉得我说完这句话后,更加证明了我是一个悲观的人。
很久之前,我给自己的定义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表面上的我,非常爱笑,脾气很好,平易近人。甚至有一个和我相处了几天的朋友,对我的评价是:和你沟通的成本非常低。他的意思是,我很乐意跟所有人交流。我是他人眼中所谓的乐观的人,但自己心里很清楚,我不是那样的人,我一点都不是。我会笑,往往是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话回应;与我的沟通成本低,大概是我很会倾听吧。因为我很会倾听,所以和我沟通的人可以成为主角,可以把他想说的一切都说出来,而我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做一些附和。
我是一个不会诉说的人。
以前上学时每天都会和一个同学一起,平时也会去她家玩,双方也有话说,我们就这样持续了一年多,她有一天突然问我:“为什么我觉得我们之间好像总是隔着一层膜?你好像总是没有对我敞开心扉。”我已经忘了自己当时是如何回答的,应该是用“没有啊”敷衍过去了。在当下的那一刻,我非常惶恐。我觉得自己正赤身裸体地站在这个人面前,她看穿了我,所以我必须很快抢到一块布遮身。我内心非常害怕,我不愿意把真实的自己摆在我还没有完全认同的人面前。对我来说,要真正认定、信任一个人,是需要眼缘的,而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我至今认定的朋友很少。除了那几个朋友外,我甚至找不到任何可以去沟通或交流的人。有时我自己也觉得这种状态很极端,因为我把“朋友”这两个字分配到了仅仅那几个人身上,而无法再对别人敞开心扉。要么是知心好友,要么是陌生人,我心里不愿意接受普通朋友。
这种偏执的想法和略显孤僻的性格,导致了我时常会觉得自己很孤独。听过一句话,如果你和一个人可以什么话都不说,一直走也不会觉得尴尬,你们就已经很亲密了。很多时候也许并不是亲密,是真的没有话讲,为什么不尴尬呢,因为已经习惯了啊,已经习惯了这种尴尬。
在这灯红酒绿、喧喧扰扰的城市,在这个不怎么寂静的深夜,我却觉得如此孤独。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怎么那么贴切呢?哦不,我还有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