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01年国庆节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窗帘,我醒来后,一股前所未有的绝望与窒息感如潮水般涌来,仿佛我的人生已被既定,无惊无喜,唯有无尽的困扰与挣扎。
我渴望寻找那一丝光亮,那一抹希望,但眼前只有沉重的黑暗与孤独的深渊。
我起床坐在沙发边缘,情绪如同决堤的洪水,我忍不住崩溃大哭,长久以来积压的绝望与压抑,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我的丈夫惊愕地望着我,眼中满是不解与关切,“你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他焦急地询问。
我泣不成声,浑身颤抖,只能断断续续地吐出心声:“我...我已经30岁了,工作不顺,一事无成,感觉自己活得太失败了。”
丈夫沉默片刻,随后缓缓起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你学法律吧,去考律师证。我觉得你非常适合这个行业。”
“当律师?那对我来说太遥远了,我怎么可能胜任?”我难以置信地反驳,泪水依旧滑落。在我的想象中,律师是荧幕上的精英,身着律师袍,头戴金色假发,在法庭上言辞犀利,侃侃而谈。
但丈夫的眼神异常坚定:“你可以的,你每次与我争论都能切中要害,逻辑清晰,我相信你成为律师后定能大放异彩。”
他的话语如同一束阳光,刺穿了我心中的阴霾。
十一过后的一天中午,丈夫下班归来,手中握着一本杂志,那是他单位定期订阅的读物。
一进门,他便迅速将杂志翻至中间,满怀期待地递给我,说:“你看看这本杂志上的一则人物访谈,是关于澳门一位黄姓女士的。她原本从事审计工作,却在年过四十之际,毅然决然地考取了律师证。你才三十岁,我相信你也能行。”
我接过杂志,顺着他指引的页码,一篇题为《澳门女律师的逆袭之路》的文章跃然眼前。文章细腻地描绘了一位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黄女士,在42岁的高龄下,勇敢地踏上了求学之路,最终不仅成功获得了律师资格,还在澳门律师界崭露头角,成就斐然。
读完这篇人物传记,我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冲动。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暗自下定决心:不能再这样沉沦下去,无论前路多么未知,无论挑战多么艰巨,我都要勇敢地面对,寻找并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殊不知,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此刻距离我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考取律师资格有6年的时间。此后,我便毫不犹豫地投身于学习之中,誓要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那时,我一边要工作,一边要学习,整天特别忙碌,也特别充实。
岁月如梭,转眼间六年过去,我终于在兼顾工作的同时,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取得了律师资格。
这段历程,虽然艰辛,但每当我回想起那段为梦想而拼搏的日子,心中总是充满了感慨与怀念,那段时光,虽艰辛,却充满了希望,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晨光与夜色中不懈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