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一行儿里,有许多同志在写文儿的路上没少跋山涉水,也折腾了许多年,可就是在认识方面即对小说到底体现什么上往往搁浅。他们一般地会认为,弄小说全凭灵魂和文笔,这么看待,不说全错,也有些太偏激,更不准确。其实,写小说,说具体点,最终考验的是思维,是执笔者的思维。
众所周知,读得多了,接触文品也多了,就不难发现,通常,写作高手们的比拚,弄到底不再是炫文采,而是竞思维,即展现的是作者的思维广度、深度和精度。
比如,我们时常看某些文学作品,提不起劲儿,兴趣索然,对所写过程和结果极不认可,甚至愤愤然…只想摔书,不干不净还要MN及祖宗十八代,痛斥之作,是河里的罩滤都鳖编的,一点儿都GP不通等。
…对那些糟粕之作所生出的意难平,纠其原因,主要就是那些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暴露了其思维的不圆融,也不能顺理成章。
要想写好小说,妳所刻画的某一角色、描述的某一氛围、构筑的某一世界,彼此那都得协调和合情合理,不能互相穿梆儿、互抵触,也不能八棒子括不着、不能处于两张皮儿。
其实,写小说就是写思维。
A,逻辑思维,让妳的故事彻头彻w无懈可击,自成一本。所写的小说,通常比妳所经历的现实更讲道理。由啥因才产生啥果。种芝麻总不能结个棒棰,开个破手扶式就欲飞向太空熬游了三天三夜…太离谱了,那不是白日作梦就是十足的神经B患者与白痴,硬要互扯一气,瞎编乱造,那就荒唐了。荒唐的事儿,一概是谬误的,也让目睹者不能接受。
B,同情心思维,让妳笔下角色活灵活现,跟真的似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为春。同情什么,妳就会尽先愿意接近什么、热衷什么。同情心思维,是小说创作的灵魂。她决定妳赋予给谁爱,谁便灵动鲜活起来,不再寂寂无闻、S气沉沉。
鲜活灵动的东西,易打动人心。同情心,换言之,就是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的能力。具体这个能力,才会在动笔时自然而然地深入小说之里,而不是浮漂于字句之外,是沉下去,对所要写的人物,赋予喜怒哀乐,忧之忧、悲之悲,思之思、欲之欲,参与所写角色的诸般活动,写啥象啥,想啥来啥,惟妙惟肖。
C,系统思维,让妳笔下所描摩的世界栩栩如生。
系统思维,是小说创作的骨架,它直接决定了妳所塑造的世界是否完整、完美。
世界,本就是客观联系的一个整体。系统思维,就是把万千事物看成一个统一整体的能力。
比如,北极极寒之地,有冰火岛才稀奇,那里只能生北极熊,而不能活大象;赤道热带之域,只能生孔雀,而不能存企鹅…啥环境生啥东西,啥动植物搁置到啥地方,弄颠倒了或搞翻筋与混淆了,那些有生M之物,也只能S,而无别途可喘息。
划重点:写小说时,只有运用系统思维,才能创出一个真实可信、充满细节的世界,才能让读者收到身临其境、耳濡目染的感觉与效果。
任何人所写,都是自己的思维世界,根据能力差异,只不过这个世界分好坏优劣;妳所创造的不仅是人物,而是妳对人X的理解;妳辛辛苦苦构建的不仅仅是意念中的世界,而是妳对世界的认识。
2月24凌晨4点于苏州玉出昆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