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寄,与你相遇。不知不觉,我与古风音乐竟已相伴良久。
“将尘缘入墨,素描前世因果。”一曲《尘缘入墨》回荡在耳边,戏腔更是“跳珠撼玉”般动听。
其实我并不热衷传统戏曲,甚至还觉得它太嘈杂,但我仍旧对富含戏曲元素的古风歌曲爱不释手。我查找阅读专辑简介,再细细分辨,轻轻哼唱,发现此曲中的戏曲融合了不少现代歌曲的流行旋律,再用戏腔演唱,两者相配相佐,堪称恰如其分,令我念念不忘。
偶然一瞥,却发现歌曲的评论不过寥寥,不禁有些无奈。将它们加入歌单,古风音乐的陪伴让我发现了现代流行与传统戏曲融合所焕发出的魅力。
“风雪依稀染秋白发尾,灯火葳蕤,揉皱你眼眉。”听着婉转的《牵丝戏》,翻看着歌词,我仿佛看见了老牵丝人倔强地守着那再难惹得行人驻足的三尺红台,手里紧攥着那垂垂老矣的戏偶,仿佛感受到他即便冻死在一方破庙也不愿以戏偶生火,对信仰和文化的坚持,真乃“演罢悲欢离合聚,愿有世人记此律。”也有 “来世再漱月鸣筝”的身不由己;更有“愿记忆停止在枯瘦指尖”中的不舍眷恋……
古风音乐的陪伴,带我走进篇篇缱绻的故事,为此痴迷沉沦。
听歌之余,我惊喜地发现歌曲的评论竟有大幅的增长,为此我十分欣喜。
也是因为它的陪伴,为我的创意写作提供了很多灵感。因为一曲《赤伶》提笔间,伴着古风美妙的旋律,巧思涌上心头,用心想象创作文章,以青涩的文笔尝试写出“唱罢多情戏中曲,多秋也安国烽火”的戏子情怀,以戏子为缩影,写出无数仁人志士“位卑未敢忘忧国”前赴后继救亡图存的炽热情结。
就此以我稚嫩的视角看世间百态,书人间故事。
就这样,古风音乐慢慢渗入我的生活,更亲切紧密地与我相伴。我在发布公众号文章或是剪辑视频时,也总是选择并不热门却颇具韵味的古风曲调作为背景,有心助它被更多人看到。看着后台的阅读量,我十分有幸陪伴古风音乐愈加普及。
在它们的陪伴下,我发现了古风音乐的魅力,有丰富波折的情节情怀,而且不仅有传统的蕴藉,更有与时俱进的活力。而我也陪伴着古风音乐走过一段时光,见证它被更多的人发现,接受,喜爱。
心中感谢它予我的陪伴,而我也会将这份感恩化作往后我陪伴它发展发扬的动力,更多地向身边的人普及,让它陪伴更多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