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亢哥”到“卤鹅哥”:普通人的镜头如何记录中国故事

       最近,YouTube 顶流 “甲亢哥” IShowSpeed 的中国行视频在海外爆火。这位以夸张表情出圈的美国小伙,在上海外滩被舞狮吓到后退,在北京胡同里捏着鼻子喝豆汁,在重庆街头举着卤鹅大喊 “绝了” ⋯⋯ 这些 “社死” 又真实的片段,让外国网友直呼 “原来中国这么好玩”!而重庆卤鹅店老板 “卤鹅哥” 林江的意外走红,更是让这场流量狂欢有了深层启示 —— 当普通人放下滤镜,用最朴素的方式记录生活,那些被偏见掩盖的真相,正在被世界重新看见。

       在 “甲亢哥” 的直播里,没有预设的剧本,只有鲜活的中国。他骑共享单车迷路时与路人比划 “小笼包”,坐高铁时被速度震撼到语无伦次,吃火锅时辣到流泪却竖起大拇指。这些细节让外国网友发现:中国不是西方媒体笔下的 “神秘东方”,而是充满烟火气的现代都市。当 “甲亢哥” 在直播间大喊 “中国太酷了”,那些刻板印象在真实面前轰然崩塌。这背后是互联网时代的传播逻辑转变 —— 过去,西方民众了解中国依赖 “他者视角” 的官方宣传;如今,KOL(关键意见领袖)们主动放下身段,用短视频和直播这种 “去中心化” 的媒介,让普通人成为故事主角。正如 “甲亢哥” 的镜头里,没有 “被观看” 的观众,只有 “正在体验” 的参与者。这种参与感,让偏见不攻自破。

       “卤鹅哥” 的走红堪称 “美食外交” 的典范。这个重庆汉子因一句 “好香” 意外出圈,连夜学英语举着手机追直播,被网友做成表情包:“卤鹅哥,你是懂流量的!” 更惊喜的是,重庆荣昌区政府迅速推出 “卤鹅产业计划”,打算两年内让这道美食走向全球。当 “卤鹅哥” 的卡通形象开启全球征集,当外国粉丝在社交平台发起 “卤鹅挑战”,这道重庆美食已悄然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美食作为 “世界语言”,能跨越文化隔阂,用味觉唤醒共鸣。正如重庆火锅的辣、北京烤鸭的酥、兰州拉面的香,每一种地域特色都在用最本真的方式,讲述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甲亢哥” 中国行最动人的,不是风景,而是那些擦肩而过的普通人。外卖小哥教他骑共享单车,广场舞大妈拉他跳《最炫民族风》,茶馆老板泡茶聊茶文化 ⋯⋯ 这些瞬间让 “甲亢哥” 感慨:“这里的人比视频里更友好。” 而他的粉丝也发现,中国不是 “危险之地”,而是 “充满惊喜的冒险乐园”。这背后是民间叙事的力量 —— 当普通人放下身段,用最朴素的方式记录生活,那些被偏见掩盖的真相,正在被世界重新看见。正如网友所说:“他越狼狈,我们越喜欢。” 因为这种真实,让外国网友看到中国人的包容,也让中国人看到世界的多元。原来,最动人的中国故事,就藏在街角巷尾的烟火气里。

       “甲亢哥” 的中国行更像一场双向奔赴的文化碰撞。他学跳街舞、包饺子、写毛笔字,尽管 “翻车” 连连,却意外成了文化交流的亮点。网友调侃:“他越狼狈,我们越喜欢。” 因为这种真实,让外国网友看到中国人的包容,也让中国人看到世界的多元。当 “甲亢哥” 的中国行成为国际热搜,当 “卤鹅哥” 的卤鹅香仍在飘散,我们终于明白:讲好中国故事,不需要完美的人设,只需要一颗真诚的心。

       如今,“甲亢哥” 的中国行已成往事,但 “卤鹅哥” 的卤鹅香仍在飘散。他的店门口挂着那张 “甲亢哥举鹅大笑” 的照片,而荣昌的 “卤鹅宇宙” 计划正稳步推进。这或许就是普通人的力量:我们没有宏大的叙事,但有真实的生活;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有热情的笑容。下一次,当你遇到举着手机的外国博主,不妨停下脚步,带他们尝尝家乡的小吃。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在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什么模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