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抑郁的根源是疏离。上帝创造了人类,起始设定就是要活在和他的关系以及和其他人的关系里。远离神,导致孩子的抑郁;远离家庭,则是第二个重要因素。
在今天这个强调成就和成功的世界,人们很少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
建立关系是第一步的,当我们因为犯罪远离神,神也一直在恢复和我们的关系。我们的神是一位活在关系里的神,他非常非常重视我们和他的关系。
那么,我们是否足够重视我们跟孩子的关系,孩子和神的关系呢?我们是否愿意花时间来建立关系呢?
2、
“建立亲密关系是神的主意。”不是人的主意。而且我也回忆起来,在校园团契的时候,我的小组长经常跟我讲的一句话就是“要建立关系”,对于我这个以效率为导向的人真的是当头棒喝,但可怜我直到如今才略有领悟。
作者引用了耶稣在世上最后的日子三问彼得的例子。当耶稣三问彼得是否爱自己而彼得三次给予肯定的回答时,耶稣的回应是:“你喂养我的小羊”,“你牧养我的羊”,“你喂养的羊”。我们跟神的亲密关系,最终结出的果子是我们愿意付代价与人建立亲密关系。
“在整本圣经中,充满了对亲密关系的描述。圣经这么形容基督和我们的“关系”:新郎和新妇、牧羊人和羊,耶稣吩咐我们在聚集的时候纪念他,而以马内利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神与我们同在。”
3、
用什么来培育跟孩子的亲密关系?
首先是时间。作者称时间是“亲密关系的先锋”。换句话说,没有时间的投入,免谈。
建立关系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的,是没法子提高效率的!
作者提到一个观察,现在流行的育儿观念中有一个就是“高质量的陪伴”。说得好像不需要很多时间的陪伴(言下之意那也是低质量的陪伴),只要天一小时(甚至有的说15分钟)的“高质量陪伴”对孩子来说就够了。
但作者非常有洞察力地指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是一个出于自我中心的自欺欺人的谎言。因为高质量的时间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从很多很多的陪伴中灵光一现出来的。
你不可能叫一孩子过来,说,来,现在妈现在有空,咱们来段高质量的时间,我跟你好好谈谈心。孩子不知道要谈什么。但就在你长期的陪伴中,有那么一刻,他就跟你吐露心意。
并不是说,你规划出一个高质量的时间,而是当神使用的高质量时间来临的时候,你得在那里。
作者举了耶稣带领门徒的例子。耶稣带领门徒,真正践行了申命记第六章4-7节中“坐着、行走、躺卧,都要谈论神的话”的命令。他在他们饿了忘带饼的时候教导他们,在他们赶路的时候教导他们,在跟他们一起去吃饭的时候教导他们……大量的时间中,高质量的时间才会产生。
“当我们全身投入到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生活节奏里,我们其实是在不断地重复和预演那个伟大的实施——神一直与他们同在。而这一点为每一刻的‘大量时间’(quantity of time,与 quality time相对)注入了质量。我们必须记得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将飞逝而过,我们要做这方面的好管家,正如我们要做其他神所信托我们的恩赐和托付的好管家一样。”
4、
个人性的同在。(Personal Presence)
这一点讲的应该就是在大量的时间投入的基础上,要有位格性的相交。
“他们需要我们,远胜过他们需要很多东西。”我们跟神的关系也是如此,我们往往求恩求福,但我们最需要的其实就是神。在这点上,我们真的要回转成小孩子的样式!
“神的同在是一种活跃的、主动的、热情的同在。”
5、
对话。
这一点是这一章里最为精彩的。
明天再细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