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生活、社会…孩子在各种环境中不断探索着、发现着、学习着…而教师需要在此过程中观察孩子、分析孩子、解读孩子,并由此给予支持、指导,为孩子提供支架,帮助孩子们不断提升、丰富相关经验。
一、哇!是小蚂蚁
在泥学院中,孩子们发现地上有好多小蚂蚁。
“老师!这里有小蚂蚁!”
“它们长得太小了,我们走路要小心一点,不能踩到他们!”
……
孩子们对小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也产生很多小问号:
“小蚂蚁这么小吃什么呢?”
“小蚂蚁可以搬动食物吗?它们有手吗?”
“小蚂蚁的眼睛在哪里?”
“小蚂蚁都是黑色的吗?”
…
追随孩子们的兴趣,我通过视频、图片和孩子们一起了解小蚂蚁。原来,蚂蚁不只有黑色,还有黄色、褐色、红色。小蚂蚁在冬天会钻到洞穴里,到了春天就爬出来啦!
孩子们还通过视频了解了蚂蚁多种搬运食物的方式,比如,当食物为固体且体积较小时,蚂蚁会使用口器直接搬运食物;当食物为固体体积较大时,蚂蚁会呼唤同伴将食物分割为小块,合力搬运;当食物为液体,蚂蚁会先将食物储存在体内,再运回巢中。
孩子们通过直观的图片、视频了解到好多关于蚂蚁的小知识呢!
二、有趣的蚂蚁工坊
孩子们对蚂蚁的兴趣还在持续中,在家长的支持下,我们有了蚂蚁工坊呢!
“这是小蚂蚁的家吗?”
“这些粉色的是小蚂蚁的食物吗?”
“你看,小蚂蚁都抱在一起!”
孩子们每天都要看看小蚂蚁在小房子里做什么,突然有一天,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小蚂蚁在大洞!
“哇!这里有两条秘密通道!”
“哇!真的!”
“这是小蚂蚁打的洞吗?”
孩子们都凑在一起看。
“小蚂蚁为什么会打洞呢?”
“小蚂蚁打洞是想跑出来吗?”
“对呀,你们知道小蚂蚁为什么要打出一条条通道吗?”我提问到。
通过查阅材料,孩子们了解到,原来小蚂蚁打通道,是为了让蚂蚁洞保持干燥,利于储藏食物,这也是小蚂蚁生存的一种方式。小昆虫的世界真的太奇妙啦!
孩子们还用多种形式再现自己的发现。
三、绘本图书的支持
绘本中直观的图片特别有利于孩子们的观察、学习。比如,它可以将抽象的变得具象,将各种事物变得生动有趣。
在图书角孩子们发现了《昆虫志趣园》系列图书,书中有各种有趣的小昆虫,它们的形象活灵活现,其中就有小蚂蚁。在充分阅读图书、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孩子们也是小蚂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的孩子还讲自己的作品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比如小鱼儿在泥工区用橡皮泥表现了好多小蚂蚁并称其是《小蚂蚁开大会》,拼摆区的孩子讲绘本画面进行再现等。
教师思考:
发现幼儿兴趣,并追随、支持、引导,为幼儿提供多渠道的学习途径,多材料的支持指导,更有利于幼儿的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