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智体是一种近乎谜语的诗体,据传为苏东坡首作,亦称“形意诗”、“谜象诗”。这种谜像诗体是“以意境作画写字,悟人悟己的一种修养学问”。
此诗体以意写图,使人自悟,因其设想新奇,能启人神智,故称神智体。它主要的特征是字形的变化。靠字形大小、粗细、长短、排列疏密、笔画增损、缺笔、位置高低、正反、颠倒、欹侧、反书、拆借,偏旁的粗细文字变形等方法形成异常外观,以及颜色的变化来显示诗的奇巧设计。与回文诗颠倒顺序所不同。
宋哲宗元佑时期,宋与辽夏表面维持着平和状态,然而在表面的风平浪静下时时暗涛汹涌。在国家之间的外事活动中,多以谈谑诗文相娱乐,但在温文儒雅的纱幕之下,不时进行着唇枪舌剑的智斗。
一天,苏东坡陪各国使臣品茗听曲,皓月当空,凉风习习,花香醉人,大家相谈甚欢,气氛十分融洽。座中有位辽使,素来自视甚高,有心与苏东坡一教高下。
于是便以诗文请教,提议各位在座即兴赋诗,以示其能。苏东坡淡淡一笑,说道:我以为赋诗是件容易的事情,反倒是这读诗更难。说罢看看辽使。
辽使颇为得意,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小到大谁还没读了几百上千首诗,这读诗有什么难的?
苏轼笑而不答,即令左右递上文房四宝,随手写下中国历史上第一首“神智体”诗——《晚眺》:
好奇而又好胜的辽使接过来一看,不由目瞪口呆,横看竖看怎么也连不成句。这首奇怪的诗在众使臣手中转了一圈,无一人读出来,均面面相觑,面露疑惑:这难道真是一首诗?
苏轼微微一笑,吟道: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
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配合标题《晚眺》,一幅临江晚眺图跃然纸上,令众使节叹服不已。
“神智体诗”后广为流行,民间有不少仿作者,像下面这首《闺怨》
夜长横枕意心歪,月斜三更门半开。
短命到今无口信,肝肠望断无人来。
但是其景意均不高,终不及苏轼的诗自然流畅、意境高超。
怎么样,现在的你会读了吗?一起来试试下面这首“神智体”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