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在花园里拍下花朵种种。白紫丁香盛放,海棠,桃花,樱花,玉兰接近颓败,鸢尾窜出花苞,月季抽发枝叶。花期有条不紊,秩序井然,一切适宜而合理。
秩序指万事万物开始有时,盛衰有时,终结有时,重生有时。这不禁令人安心。_庆山
那一天和同事谈到生老病死。他说,四十多年,我亲眼见过的最后死亡时刻有四次,只有一个人,在生命终点头脑保持清晰,将后事安置料理妥当。除去生病花费之余钱款全部留给妻子。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结婚生子,所住房子归大儿子所有,小儿子尚未订婚,日后结婚花费由大儿子添补,自己与妻子居住的小房子留给小儿子。
两个儿子跪地答应。
他让儿子摇起病床上部分,好让自己坐的更舒适一些。简短意明的后事说完,长出一口气,闭目而归。仿佛他所拥有的江山终有归属,诸事皆休。
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如此干净明朗的终结?事实上,大多数人是深陷于不自知的昏沉之中,或者是内心如镜,却已不能表达。
那么,如果一个人知道了自己时日不多,会是怎样的心境?不身处其中,并不能真正体会,答案不过是妄自揣测,想当然而已。
应该是考虑孩子们会多一些吧,记挂着还未曾完成的任务,老人未尽孝,儿女未尽责。此生未完之事诸多,太多不舍,太多留恋。在生命最后阶段牵肠挂肚。他讲。
由此可以判断,男人的责任心远远胜于女人,或者说,胜于像我这样的女人。也许多数女人也是保有责任感与义务感的,我自己的想法并不能代表全部。但我猜测,若生命将在不远处终结,自己心中的留恋与不舍还是多于责任的。除却对亲人的留恋,风,雨,阳光,空气,大地,星辰,无不令人眷恋。我说,我会担心,再也看不到明天的阳光,再也嗅不到花朵的清香。我会很难过。
窥探到内心的自私与狭隘。放不下的,是外界所给予自己的一切,而并非自已未能给予外界的一切。这是一种缺少信仰与关爱的病态心理,还是人性使然,我无从判断。该怎么做,或许只有真正面对时,上天会给出一个确定答案,但那时,对与不对也无所谓了。
无从选择生,也无法选择死,做为肉体的生命终不能由自已左右。
有很多很多的人,在最后时刻尝尽痛苦折磨,毫无尊严和体面,遍体鳞伤。若能短促极速的离去,该是修来的福气。身心不必经历苦痛,不给儿女亲人添麻烦,省下大把大把足可以倾家荡产的医疗费,即便是匆促,心亦安。
万事万物开始有时,盛衰有时,终结有时,重生有时。草木在春天得以重生,人,却有遗憾。
那么当下,抛开烦恼,感知生命中一点一滴的美好与存在。往后余生,路不再漫漫无期,仿佛已看得到远方河流。夕阳灿灿,河水曲折流逝,映射出点点光芒。一如我在遥远荒漠见到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