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系统
“真是个愉快的周末!应该常常带孩子们来。”琳达开车行驶在宽阔的郊区道路上,道路两旁是成片的油菜田,绿的叶衬着黄的花,还有浮在上面的蓝天白云,两个玩累的孩子在后座睡着了,两个脑袋挤在一起,显得那么亲密和谐。这一切真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琳达不由得哼起了熟悉的歌。前面竖着一张巨大的广告牌:“XX温泉,滋养生命的天堂。”她读了这一排字,心里想着下次可以带孩子们去体验。
不知不觉车子就要驶入市区,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多了起来,琳达的瞳孔开始放大,精神高度集中。她必须小心地保持与前车的距离,注意横过马路的行人。当绿灯开始闪烁时,她犹豫了一下,因为上次也是在这个路口,没有足够的时间在红灯亮起前通过被罚了200元。
我们大脑中有两套系统,即系统1和系统2.系统1的运用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在空旷的道路上行驶,不由自主地哼起歌,读出广告牌上的字……是系统1引发的自主行为。
系统2将注意力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在复杂的街区,集中精力地驾驶。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现今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详细介绍了两种系统的表现和原理,指导我们如何在商场、职场和个人生活中作出更好的选择,以及如何运用不用技巧来避免那些常常使我们陷入麻烦的思维失误。
系统1的局限
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是无意识的,并且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寻事对跟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为实”的原则,任由一些偏见和错觉来引导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它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效应和五种偏见:
3种效应
1. 光环效应:它注重第一印象,导致错误的关联,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后续信息,从而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
相亲的男士对女孩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她看起来漂亮又善谈。他开始深深地喜欢上她,于是觉得她有一切他喜欢的优点,“情人眼里出西施”,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2. 锚定效应:评估一个事物时,人们会受到之前信息的影响,预估一个答案,然后在这个答案的基础上做调整。
促销之前,商家将原价大副度提高,然后再给出一个很大的折扣,优惠的商品价格旁边显示一个划掉的很高的原价,让消费者会误以为捡到了大便宜
3. 禀赋效应:当拥有某个物品后,人们会觉得它价值更大。
当一个人购买一辆二手车时,觉得它的价值不足10万。而当他买下这部车时,他会觉得它的价值不止10万。如果有人再用10万购买,他是不会出手的。商家承诺的无理由退换货也是这个套路。
5个偏见
1. 偏见:如果一件事更容易出现在大脑里,就认为这件事更容易发生。
上个月发生了两架飞机相撞事件,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网页上到处是相关的新闻和信息。很多人在出行时,会因为觉得飞机不安全转而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即使它们即费时又费力
2. 典型性偏见:过度关注典型事件,而忽略背后的概率。
草坪修整得很好,接待员看起来很能干,家具也十分抢眼,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一家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
3. 因果性偏见:喜欢对事物进行因果解释,不管它是不是正确。
班里有30位男生,15位女生。排在前10名的男生有7名,而女生有3名。由此得到结论,这个班的男生比女生优秀,因为前10名的男生比较多,而忽略了男生本来的数量比较大。
4. 乐观偏见:人们总是认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很容易实现,夸大自己预测未来的能力,导致乐观的过度自信。乐观对成功而言不可或缺,但盲目的乐观却有巨大风险,由于在事前未做重要的评估,当遇到挫折时更容易放弃
刚毕业的大学生雄心勃勃,认为自己名牌大学毕业,且有一技在手,应聘心中理想的大公司肯定没有问题,兴致勃勃地投了简历,却始终没有等到面试通知。如此重复两次,他便退缩了,很长时间都很沮丧,不愿意再去找工作
5. 风险厌恶偏见:人们总是喜欢规避风险,厌恶损失。
当医生说存活率是90%时,更多人选择手术;而医生说死亡率在10%,放弃手术的人就要多很多。明明两者的结果是一样,人们作出的选择却不同。
以上是系统1可能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当系统1遇到麻烦,就需要系统2来帮助解决问题。当我们在做运算的时候,2X2等于几,系统1可以自动解决,但是遇到2位数的乘法:19X26,我们便需要启动系统2.
系统2的协作
系统1是快思考,适合绝大多数常见的,有规律的简单小事,却不适合工作,事业,投资等不确定性高的复杂大事。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
学会慢思考,启动系统2,才能弥补系统1的缺陷,作者在书中给出了如下建议:
1. 首先要认识以上系统1带来的偏见和错误,当某个情境发生的时候,接受系统2的调控,有意识地接受这种训练,直到能够做出熟悉的回应
2. 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
人们更偏向内部意见,在各自的经历中寻找证据。寻求外部意见,听取他人的批评和建议,避免盲目乐观,能让我们变得更明智,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3. 善用框架效应,做出更好的选择
仍以前面的例子来说明:给出两种框架――手术存活率为90%和死亡率为10%。人们会倾向于选择代表正面情绪的词。
结语
系统1和系统2的分工是非常高效的:代价最小,效果最好。通常情况下,分工很有效。系统1善于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在熟悉情境中采取精确的模式,作出准确的短期预测,遇到挑战时反应迅速且基本恰当。而系统2起到持续监督自身行为的作用,接手因系统1引起的难题。了解两个系统的冲突,学会自我控制,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做出更好的判断与抉择,从而拥有更好的人生。
三张九宫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