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作者是【日】岸见一郎,上海文化出版社·果麦文化2017年12月出版,12.1万字。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三大巨头”,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 对于活得很痛苦的人来说,阿德勒的话语代表希望。因为阿德勒不要你从过去的事件中寻找原因,而是告诉你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岸见一郎是阿德勒心理学专家。他与古贺史健合作,在“勇气二部曲”《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中,采用对话体的写作方式,通过哲人与青年的对话,对阿德勒的思想做了解读。《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是岸见一郎的代表作,全面诠释了“个体心理学”的精髓。
【框架目录】
序章 何谓阿德勒心理学--常识的反命题
第一章 与弗洛伊德的相遇与诀别--探索欲望的根源
第二章 从“从哪里来”变成“往何处去”--原因论与目的论
第三章 生活形态--对自己与世界所赋予的意义
第四章 共同体感觉--超越对自己的执着
第五章 优越性的追求--“善”的实现
第六章 脱离精神官能症性质的生活形态--活在简单的世界中
第七章 阿德勒的教育论--人生的问题以及赋予勇气
第八章 与他人的关系--个体的独立性与他人的共生
第九章 怎么好好地过完这一生--看清现实与理想
【撷取摘要】
1.
阿德勒正式提倡共同体感觉的概念,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而早在1908年,通过共同体感觉指引攻击冲动与情感欲望宣泄方向的这个观点,已经在阿德勒心中悄悄萌芽。当他开始把关注的重点从“欲望”转移到“赋予意义”与“人际关系”上时,就注定了他的思想将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
1912年,阿德勒创立了自由精神分析学会。但隔年,他就把学会的名称改成“个体心理学会”。在个体心理学中,他只追求两件事:个体心理学必须是“在永恒的前提下”、必须让所有人都能理解。
阿德勒关心的是眼前活生生的这个人,而不是普遍概念的人。
2.
人并非活在同一个世界,而是活在自己诠释的世界里。即便是一个家庭中的小孩,在同一个环境中成长,但幼年时期的状况,会因为当事人不同的解释,赋予它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意义。如,“为了避免同样的不幸再度发生,我要努力让我的小孩在更好的环境中成长”、“我小时候也曾这么辛苦过,我都撑过来了,你们也应该要这样”、“我小时候有这么多不幸的遭遇,不管我做什么都应被原谅”。
从经验中找出合乎目的的解释就是赋予意义的一种形式。有时候,我们为了正当化自己的行为,会在事后找理由。
阿德勒认为人不会被情绪、激情控制,反而是人“使用”情绪。情绪会通过人的意志出现或消失。如,生气的目的,是为了主张自己的想法,并强迫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主张自己的想法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是通过生气这样的手段,真的可以把自己的主张传达给对方吗?
3.
阿德勒把我们对于这个世界、人生以及自己所赋予的意义称为“生活形态”,一般我们会把它称作“性格”。阿德勒认为,生活形态就是性格外在形式的表现。性格并非与生俱来,虽然不容易,但确实有可能改变,所以他不使用“性格”这个容易让人以为是与生俱来而难以改变的字眼,而使用“生活形态”。打个比喻:人从一出生的瞬间就开始写自传,直到死亡才算完结。生活形态中所谓的形态指的就是这本自传中的文章风格,以及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文体。
阿德勒提醒大家,在关注生活形态的问题时,不要把类型套用在个人身上。他的心理学不是通则命题式而是个人描述式的。
现代的阿德勒心理学对于生活形态的定义如下:1-自我概念。即自我认知。如,许多被公认是美女的人反而认为自己长得不好看,或是明明看起来很瘦的人却认为自己很胖。2-世界观。即自己对于周遭的世界赋予的意义。如,有人认为这个世界很危险,也有人认为很安全。3-自我理想。即想象自己应该成为怎么样的人。
以现代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生活形态被决定的时间发生得较晚一些,大约在十岁前后。
4.
影响生活形态形成的因素,最容易联想到的应该就是遗传。但阿德勒说:“遗传的问题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不是你遗传到了什么,而是你从幼年开始,怎么使用这些遗传到的才能。他认为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小孩的自我设限。“重要的不是你被赋予了什么,而是你如何使用被赋予的东西。”很多小孩就是因为太过在意自己“被赋予了什么”,反而对自己的能力设限。
改变自己的生活形态之前,你必须要有一个自觉,那就是未来当你回首过往,即使知道有别的选项可选,但回到当下,你仍然会做同样的选择。
“只知道一个人从哪里来,很难推测出他的行为模式。但只要知道他要往哪里去,就能预言他会往哪个方向迈开脚步,或是用怎样的行动朝目标前进。”不看“从哪里来”,只看“要往哪里去”,这是目的论的立场。目的论不是把眼光放在过去,而是望向未来,摆脱停留在追寻现状的窘境。治疗者会问患者,接下来你希望做什么。因为,只有朝目标踏出第一步,才有改变的可能。
5.
阿德勒说:“人的烦恼,全都来自人际关系的烦恼”、“终极而言,我们人生中的所有问题,除了人际关系之外,没有别的”,但是他不建议我们因此回避人际关系。他认为他人并非敌人而是同伴,应与这些同伴产生连结,同时获得同伴支援,把同伴视为自己存在的根据。“私人的意义事实上一点意义也没有。真正的意义只发生在沟通中。”这和弗洛伊德教大家要远离人际关系、排斥人生痛苦的想法天差地别。
阿德勒提倡共同体感觉,不仅在乎自己,也在乎他人。别人会帮助我,我也感觉到自己在与他人的往来中对他人作出贡献,我和他人处于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
6.
阿德勒认为,“能让所有人产生动力的,就是对于优越性的追求。这是对我们的文化作出贡献的泉源。”与之相对应的是自卑感,“追求优越性或自卑感本身都不是病,它们会为健康、正常的努力与成长带来刺激。”
阿德勒并不否定优越性的追求,而是质疑人面临难题时,通过追求个人性的优越性作为解决途径的做法。个人性的优越性会让人觉得自己很优秀这件事很重要,但努力追求个人性的优越性,将使得“面对与解决人生问题”这件事无法被列为最优先的目标。如,那些拥有异于常人的野心的孩子,时常处于困难的状况中。关于这一点,阿德勒说:“因为我们习惯用成不成功等成果判断一个人,而不是通过那个人面对困难、超越困难的能力判断他。不仅如此,我们的文明,不太重视根本性的教育,比较重视显而易见的成果或成功。”
阿德勒把优越性追求分为正确的方向与错误的方向 。错误方向的优越性追求,可以归结成三点:一是控制他人。通过生气让他人为自己着想,通过悲伤让某个人一直待在自己身边,或者是不断地责骂别人,这些行为的共同目的就是想控制他人,这正是方向错误的优越性的特征。二是依赖他人。三是不想解决人生的问题。如精神官能症患者。“如果……的话……”是精神官能症患者内心小剧场的共同主题。要不然就是常说“好……可是……”结果完全不处理人生应面对的问题。这些人一直往对人生无益的方向前进,“不试着去解决问题,反而把别人的帮助当成唯一的救赎”。
7.
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小孩学会了自我认限。小孩会拿遗传或才华作为理由,甚至连用心做就做得到的事情,也会用这个借口逃避,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如,他不允许自己努力地去学习功课,结果换来的却是失败。他想要保留“只要我想做就做得到”的可能性,比起失败,他宁愿不去学习,即使他会因此遭受责难。当小孩回避人生的问题,与其说是问题本身很困难,不如说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所以面对问题时无法提起勇气。
父母无法代替小孩过他们的人生。帮助小孩提升自信,让他勇于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阿德勒把这样的行为称作“赋予勇气”。
8.
人的价值并不依存于他人的评价。人不会因为别人说他是坏人,他才变成坏人;或因为别人说他是好人,他才变成好人。在意他人评价就意味着这个人对自己抱有想象,会去配合别人对他的期待。
人的价值并不是来自贡献,而是来自“贡献感”。自己的价值可以通过贡献感获得。阿德勒说完“我只有在觉得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会鼓起勇气”这句话后,后面接着说:“会让我觉得自己有价值的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我的行动是对共同体有益的时候。”
即使自己没做什么特别的事,光是存在,就应该觉得对他人有所贡献。这不是从行为的层面,而是从存在的层面上来说。
他人不是为了符合我的期待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也不能赋予他人属性。属性赋予的态度就是对于他人的独立性视而不见。“某人被赋予的属性,将限制那个人的可能性,并把他放置在特定的境地。”属性赋予等同于命令,所以他人丝毫没有义务遵从这种带有命令意味的属性赋予。
总是希望被关注、被认同的人,大抵是因为从小接受赏罚教育的影响所致。
称赞这件事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认为某件事对方应该做不到。
9.
人生并不是什么事情都有意义。
与其直接肯定人生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有意义,不如想办法超越不合理,努力把人生变得有意义,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一方面,注意不要失去与现实的连结。失去与现实连结的例子:一是一直在意别人对自己是怎么想的。二是只看自己或他人的理想之处,而不看现实的自己与他人。三是一定要等到某件事实现时,才觉得自己的人生终于开始了,有这种想法的人,无法感受到“我活在此时此刻”的感觉,并失去与现实的连结。
另一方面,想要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必须要超越现实。无论现实的状态如何,都要追求理想。无论过去或眼下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接下来要怎么做,或能做些什么,这才是我们应该要思考的事。
【写在最后】
《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书中大多是阿德勒的思想,但也夹带着作者的思考,有时甚至很难区分那些是阿德勒的思想、哪些是作者的领悟。特别是第九章,“怎么好好地过完这一生--看清现实与理想”。
比如,在“乐观主义、乐天主义、悲观主义”这一小节中,作者说可以用乐观主义来形容阿德勒面对人生的态度。但这样的乐观主义和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觉得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乐天主义不一样,作者说,“乐天主义者面对任何事情都觉得不要紧,相信事情不会变坏,即便变坏了,到最后“总有办法解决”,但实际上却没有积极作为”。
比如,在“运动与活动”这一小节中,作者追问“活着这件事到底应该看作是运动还是活动呢?”在这里,作者引用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一般的运动有起点和终点,其重点是用多少时间“完成了”多少事情;而活动的动作经常保持在完整的状态。活着这件事应该是活动,因为即使没有抵达目的,我们仍时时刻刻“活在当下”。
比如,在“克服死亡的恐惧”这一小节中,作者引用了苏格拉底的观点,“关于死亡,我们会觉得恐怖,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亡为何物,却假装知道”;之后他回到了阿德勒的观点,“只要不把“我”会变得怎么样这件事作为第一优先考量的话,我就不会害怕“我”的消失”,“只要是对全体人类的幸福作出贡献,就能得到永远在于共同体之中不会消失的保证,例如养育小孩以及工作”、“(人生)最后的试验就是害怕年岁增长与死亡。如果通过养育小孩,或是意识到自己对文化作出贡献,就能确信自己不会消失,就不会害怕年岁增长或死亡。”
比如,在“游戏人生”这一小节中,作者一开始就提到了看到柏拉图在对话录《法律篇》中“所谓正确的生活方式,就是一边快乐地游戏,一边生活”这一行字时,给他带来的触动,虽然他也提到阿德勒经常使用“活着的喜悦”“充满喜悦的人生”“活着的乐趣”这些词,但“游戏人生”这个提法,显然应该是作者来自于柏拉图观点的领悟。
作者是阿德勒学派的信徒,致力于传承阿德勒的理想,而他之所以又反复提到柏拉图、苏格拉底,应该是他曾专攻古代希腊哲学的缘故。连他自己也说,“每次读阿德勒的著作时,我总是会把他与柏拉图对话录中苏格拉底的形象重叠。”他也常常把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观点与阿德勒的观点拿来一起讨论,比如他认为阿德勒说的优越性应该被包含在柏拉图认为的“善”这个终极目标之中。
这次阅读让我较为系统地学习了阿德勒的思想,作者对阿德勒生平和成长故事的描述,以及他采用的比较阅读法,将阿德勒的思想和其他一些哲学家、心理学家的思想做了关联比较,也加深了我对阿德勒思想的理解;但与此同时,也让我越发笃信:读书,特别是学经典,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