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点名去一个遥远的城市出差,据说要这次要待很久,面对即将验收的烂摊子项目,作为一个一个热爱家庭生活的奶爸,我内心是拒绝的。但是为了奶粉钱,Boss微信群里吆喝的时候,我干净利落地回了句“收到”,还虚伪地加了一个蜜汁微笑,真是作死违心啊,但想想毕竟去年其他地方项目的时候,部门那么多兄弟在现场熬夜写报告,而我在南京吃着小龙虾,每天踩着点上下班,也该轮到我奔赴前线、冲锋陷阵、屡败屡战了吧。
新任掌门人在群里说了,我们后面要做所有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对于这个折腾了4、5年的项目,包括10几个关联单位的,涉及10几个系统,20几个业主单位的准烂尾项目,需要在一周内,由我们几个完全不了解情况的毛人,整出一个项目现状报告和下一步行动计划。这个行动对我而言,有点蛋疼啊,疼啊。系统不是我们的系统,客户不是我们的客户,困难不是我们的困难,资源不是我们的资源,wtf,师出无名的我们,能整出个啥来?让局外人指导专业人士,是我们boss的一贯作风,我相信这局外人的报告一定要给我写,尼玛,妈蛋,看在肉好吃的份上,暂且装作很开森的去吧。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项目现状,应该考虑的纬度可以包括哪些呢?
试着分分第一分:
技术部分、工程部分、客户关系部分
技术部分包括了客户的需求+针对客户需求开发的版本、客户明确需求下版本是否满足、客户开口定制需求目前在扯哪一步?
工程部分:合同上承诺的系统是否完成部署,进度卡在哪里,是物流的问题、商务的问题,还是研发的责任,还是客户配合、合作伙伴配合的问题?
客户关系部分:客户需要协调的资源由哪些?客户间不同部门的利益关系是否有冲突?客户的沟通机制有没有?
试试分分继续分技术:
调试:版本提供了么、人力到位了么、环境具备了么
对接:版本成熟了么、客户配合了么、需求说明确了么
验收:条件具备了么、文档齐套了么、验收条目double check了么
试试想想可能的问题:
1、内部协调,谁负责哪一块?工作界面怎么划分?
2、技术问题,说到的做到了没有?开口需求什么口径?进度怎么控制?需要的配合?
3、商务问题,验收条件是什么?验收条目在哪里?验收主体是哪些人负责?
4、人力的问题,哪里有这么多人耗在异地项目上?
这究竟是假装在工作?还是假装在写作业?忧伤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