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杭州,天气不冷不热。大概今人在十月最在意的是假期,因为国庆在十月,有七日长假。古人无国庆假,最在意者莫过花草虫鱼,今年十月,恰是农历九月,菊花芳香的时节。我自然是没见到菊花,只好着意在国庆。所谓国庆,大概没有人为国而庆,只记着自己的小日子小游乐。我也不例外!于是,便有天目山之行。
天目山位于杭州临安城北,因东、西峰顶各有一池,宛若双眸仰望苍穹,因此名曰“天目”。且有“东天目”和“西天目”之分,我此行主要去“西天目”。而临安东邻杭州,西接黄山,南连富阳、桐庐和淳安,北靠安吉,虽属杭州,但距杭州还是颇有一段距离。路上奔波与出门在外之旅人无甚分别,就不多叙。
令我兴奋的是进山的那一段路,改乘乡村公交,无站牌无指示,招手即停,老头老太随处见,缓坡弯道多,司机开车猛,在车内不倒翁般的摇摆,我宛如回到了曾经家乡村道公交的时光;车内喧杂,妇女们聒噪不已,不过大都热情真诚。因那车实在既小又破,我站在车内,头顶车顶,双脚站定,完全一付“顶天立地”的样子。
老太太们毫不客气,和陌生人搭话,不问自答的给我们介绍路途以及吃饭住宿等情。虽然有人有人一声咳嗽,就是一口浓痰吐出窗外,痰偶尔会挂在路边林立的修竹上,迎风张扬,但我自见一片淳朴。你若说他们脏乱差、没素质等等。无所谓,因为我也没素质脏乱差,我也庸俗不高雅,算是“一丘之貉”吧。无所谓,我就爱这种真诚不虚假。
我们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我们口诛笔伐的不断要求别人像我们说的那样做人或生活,而我们自己却并不如我们所完美想象和要求的那样做人和生活,但我们偏偏就在那里说三道四。可是呢,他们失去的,我们看见了。他们得到的,我们不知道。现在,有什么资格轮到我们来说三道四?
车至山门,琐事办完,便即进山。因“史说”天目山乃韦驮菩萨的应迹道场,自然少不了寺庙。禅源寺便在昭明、旭日两峰之下,掩映在青山绿林之中,背靠青山,俨然昂视阔步,极具气势。
女朋友三拜九叩首,拍照作揖磕头又上香,说要诚心拜佛,又说是为我而拜。然我本是佛,为何拜佛?所以从来是遇佛直视,毫不谦恭,更不跪拜。她拜她的佛,我只对建筑布局以及寺内花木草鱼及佛像造型感兴趣,于是双手叉腰,用我的佛目窥视每个菩萨像的内心。
佛教在天目山流传较久,千年之前便已有之,从法师到皇帝以致名士白居易等均有贡献。但禅源寺为清朝玉琳国师开创(康熙四年),据说玉琳国师俗家之时闻马祖道“一口吸尽西江水”禅语开悟,后创禅源寺。也曾遭战火祸害,日本飞机曾将大雄宝殿夷平。但近来大加修缮,也是颇具规模,我们进寺时,大雄宝殿之后,依然在开工。
禅源寺建筑系在三条东西平行轴线展开,两旁的就不说了,就说主线上的。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法堂(楼上为御书阁)、祖堂(楼上为涵辉楼)。山门进内为天王殿、韦驮殿;前有“洗手池”,在旁洗手的游客不少,还有游客带着穿着开档牛仔裤的小狗,狗也在那里玩水。
韦驮殿中正在施工,韦驮菩萨着盔甲,手按钢鞭,像未完成,已极具威势。这里顺便说一下韦驮菩萨,因为他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总会有人奇怪,为何韦驮菩萨穿盔甲?
其实佛教中菩萨太多了,没有一千也有几百,各种造型的也有。禅源寺大雄宝殿中,殿高数丈,除了大柱上有不少有钱施主赠送的如上书经文的大型纸布之外,四壁全是各个菩萨的塑像,一个叠一个的布满四壁。
我仔细观看,发现每个菩萨的造型、神情、手势、站相均不一样。即便是同样的立掌念佛,手势都不相同,微笑也不一样。韦陀菩萨当然更奇特——韦驮菩萨又称韦陀天,梵名音译为私建陀提婆,意为阴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
相传释迦牟尼涅盘时,诸天和众王把佛陀火化后的舍利子分了,各自回去建塔供养。韦陀也分得一颗佛牙,正准备回天堂。一个捷疾鬼浑水摸鱼,偷走一对佛牙舍利,撒腿就跑。韦陀奋起直追,刹那间将捷疾鬼抓获,夺回了佛舍利。诸天和众王纷纷夸奖韦陀能驱除邪魔外道、保护佛法。于是,韦陀被人们称为护法菩萨。韦驮菩萨现天大将军身时,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护法神。
中国佛教寺院中,韦驮菩萨像常威武地立于最靠近寺院门口的四天王殿内,面向著寺院,以守护伽蓝(即道场之意)。其形像大多为身穿甲胄的雄壮武将,手持金刚杵,或以杵柱地,或双手合十,将杵搁于肘间。
所以他的打扮比较特别,菩萨竟然穿着大将军的服装。但更奇怪的是他手的姿势。一般他有两种造型:一种是双手和掌,两手同握金刚杵;另一种是单手握金刚杵立地。
两种造型的韦驮佛像各有不同含意,双手握杵者表示该四欢迎四方游僧前来借宿〈俗称挂单〉,单手持杵者表示本寺不接待外来和尚,游僧只要看一看佛殿中的韦驮造型就知道自己受不受欢迎,像鲁智深这种和尚,到了这种庙,看见这个手势,那就只好出去了,唯一出路是上梁山,因为人家不欢迎。但禅源寺大雄宝殿内的墙壁上,似乎这两种造型的韦驮菩萨都有,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供奉韦驮,是立于天王殿弥勒佛的背后,面对大雄宝殿,两眼注视着大雄宝殿前面的灵塔,守护塔内的佛骨与舍利子,以防邪魔前来偷盗。 另外也保护在寺内的出家人,以护持佛法。所以,在禅源寺地势最高的大雄宝殿内,主像并非韦陀,韦陀在下边看着它。
但可以明确的说,自古以来,凡有佛寺,内必有韦驮菩萨,因为他是护法菩萨嘛,必须有,说难听了,就像家里必有一条看门狗一样。
好了,就不说佛像和菩萨了,建筑特点也不说了,有机会大家去看看。我本来是极不想如此详述禅源寺的,因为我自己很不喜欢它。寺内花草虫鱼可以看看,当然除了金鱼还有乌龟也可以看看之外,其他一无所观,尤其关于佛。雕梁画栋的背后埋藏着电线,录音机反复播放“阿弥陀佛”的梵音,声音充斥各个角落,很机械。最奇的是,偏殿里竟然有人在放杨钰莹的音乐,甜美的歌声同“阿弥陀佛’之声混合在一切,我是该凄凉呢,还是该欢喜呢?何人所放我就不清楚,也许是建寺的民工吧。
最讨厌的是,有些烧香的地方,内不见一僧,就一个大叔或者大妈,在一个小房子的竹椅上一躺,然后等人买香。现今天下佛寺没几个不用菩萨名义赚钱的,也懒得去说了。更不愿多说的原因是——到山顶你就知道了!
我从来拒绝坐车或缆车上山,于是选了古道。
古道不古,山石做阶。
天目山既无秦岭华山之险峻奇异,也无泰山嵩山之雄伟古朴,我以为其妙在幽。石道两旁古木参天象,修竹破乱草,水木相映,泉石争辉。不过当时雨少,水也少,除了参天古木之外,多处景观无甚意思,既不闻深山鸟鸣,也难见飞瀑溅玉。
我们所遇见的大都是坐车上山而徒步下山的,平常的是老子背儿子下山,奇葩的是穿高跟鞋下山的。最让我感动徘徊的,也是我觉得是我此次出行所见的最美的风景的是——碰见弟兄两人,是老弟兄两人,因为两人年纪都在四十岁以上,有一个鬓边已有白发,皱纹满面。他们都是下山,但跟别人不一样,他们一人背着一个人,但背的不是儿孙,而是父母。走在前面的应该是老大,背着瘦小而白发满头的父亲;走在后面的背着满面皱纹眯着眼的母亲。两人都走的极小心,轻快而平稳。他们不暇估计别的,只是双目盯着山路,小心翼翼。我站在他们的背后,看着他们的背影,喝彩鼓掌鞠躬,热泪盈眶。见惯了父母疼儿子,也该见见这种儿子疼父母的场景,见一次便觉此生不枉,而此生还有好多事没做,好多孝顺的债没还。
山中可观者乃书,古、高、大,是其特点,古树中以柳杉为主,粗大的需六七人环抱,七里亭附近的“二大树王”,胸径为两米多,直窥云霄,很是威武,我便开始向往“大树王”。而“大树王”在山顶,于是山顶也便成了真正的目的地。
爬山对我来说,不管是有路的山,还是无路的山,都是家常便饭,直奔而上,如履平地,因为小时候出门就是山,不论干什么都需翻山越岭。所以我往上跑一段,然后坐在上面等女朋友上来。我心平气和,她气喘吁吁。不过小姑娘还是挺厉害的,竟然坚持走到了山顶。西天目山也就1506米,她在网上看说要爬到山顶要8个小时,被我鄙视了一下,我说就算是蜗牛骑着乌龟,爬到山顶也用不了8个小时。最后当然没用8个小时,三个小时多一点就上去了。
大概1000米左右的时候,到了狮子口。颇使我赞叹留恋的一个地方。狭窄的崖边,凹进去一小块平地。悬崖下有一个如蒙古包一般的园顶小房子,内部也做圆形,直径大概两米左右。里面靠墙盘膝合掌坐着一尊塑像,是个和尚。
这便是“高峰塔院”。
高峰是元代高僧,狮子岩以“崖石雄踞,状如狻猊”而得名。岩势突兀,如狮昂首,中有凹处,仿佛狮口,亦称狮子口。狮子口下,有千丈岩,前临深崖,俯视深谷,惊心动魄。有“雄关”、“死关”之称。高峰禅师入山时,坐禅于此,以示其坐断万缘之志。高峰临终书偈:“来(即生)不入死关,去(死)不出死关。铁蛇钻入海,撞倒须弥山。”坐化于此。
我到现在都没想通,这位大师是如何跑到这绝无人迹之处,参这苦禅?!他究竟在想什么,如何吃?如何喝?夜深人静时是否想过山下云远之处的红尘?一坐到死需要多大的决心和清寂之心?
再爬数十米,石阶拐弯,石碑掩映于长草之下,上书“洗钵池”。据传是高峰禅师每日黄昏洗钵之处,左顾右盼,却不见水。细察之下,才发现一株大柳杉下有一小洞,清水不动声色的流出,聚成一个小小的水池。水源不知来自何处,也许是柳杉的泪吧。
想想千年之前,高峰禅师每日静坐苦思,黄昏时野菜小米粥一碗,慢慢的吃完,然后步行一段山路,来到这株柳杉之下,轻柔的刷洗碗钵,静听黄昏寂寂、山鸟归林、风动树梢,他那时候到底想了些什么?也许我不该问,佛曰不可说,不说是说。
这种清净孤寂与山下禅源寺的香火旺盛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内心自然然渴望和喜欢这种孤寂静默的禅,鄙视山脚下沾满红尘之气的禅寺。所以,我这篇文章本来要长篇大论的说高峰禅师。然而看禅师清静孤寂,不着一物,我也便想不着一语。反倒大说禅源寺,衬托高峰禅师的清净,这是真正的净地,他是真正的佛,不需要我多说什么。
此后,我心里便一直想着这位禅师,一直到了山顶。“大树王”已经老得满是皱纹,树周碑文和题字多不胜数。我也便失去了兴趣。唯一觉得有趣的是在山腰看见的一株只剩半边空壳的柳杉,是被大火烧剩下的,旁边树立一碑,上面写着“大树伸冤”,以大树的口吻述说自己在1987年被一个烟蒂毁掉的过程,警戒人们注意防火,颇有新意。再就是两株相对的大柳杉,靠悬崖的一株依旧茂盛,另一株却倒掉了,只留下根部一个大木圈,里面种着一棵小柳杉。听见有一个导游给他们的队员讲述,说这株倒掉的柳杉是妒忌树,因为曾经很多游客在靠悬崖边那株没有它粗大,但游客偏偏爱和另一颗树合影,它一气之下,便死掉了。后来金庸登山,闻听这个故事,便种了一棵小树在里面,希望它长大了不要小心眼。故事颇有意思,我便也多看了两眼。便走开了。
山顶。天,依旧远,微凉,云,依旧轻,微动。云雾之外,黄山飘渺在不远处。此时此刻,山顶便是山脚,山上山下,都曾在脚下,都在心中。
我想,旅行的意义,应该就在于心一直在路上,在世界里,而路和世界一直在眼里,也在心里,恰如山腰那位把一切——包括自己——装在一个山洞里的高峰禅师,谁能说世界或者红尘没有完全在他心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