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泰国约翰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这两则名言告诉我们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意义,但现实中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实在令人堪忧。
今天看了一个视频,说现在月薪三千招不到农名工,但能招到大学生,而且这些大学生就是这些农名工当年辛辛苦苦赚钱供出来。
还看了一则调查数据:按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好、中、差划分调查,调查对象是680名初中、小学生的家庭,主要调查学生在校表现与家庭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家庭教育水平很好的,其孩子在校表现优等生的占95%,基本没有后进生;而教育水平不当的家庭,其孩子在校为后进生的却高达85%,几乎没有优等生;而教育水平一般的家庭,其孩子在校为中等的占66%,并有15%左右为后进生。
把这两则消息放在一起分析,不难看出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成功的重要意义,家庭教育问题在小县城和农村尤为突出。
在农村,父母为了生计,选择外出打工,要么父母双方外出,要么一方外出,孩子的抚养便被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些孩子放学回家还要照顾比他小的弟弟妹妹。谈何教育,能开心健康的成长已经不错了。
我在X县支教时,班上有个女孩子,父亲在她刚上六年级那学期因故去世了,听说在世时也是经常喝酒耍酒疯,一喝酒耍酒分夫妻就要闹矛盾,她妈妈不得已出去打工了,等他爸爸去世。可怜的孩子就去了外婆家,外婆家有她舅妈的两个孩子,放学走近一个小时的路回家,她就看两个小孩,她外婆就去做饭,等一切家务收拾停当,她才能放下看孩子的任务去做作业,早上又要起早赶路上学,因此常常觉都睡不醒。那两个小孩还经常抢她的东西,让她回她们家去,外婆也偏心她的亲孙子,(这边有句方言“外孙子,菜根子。”对待儿子和女儿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她动不动就伤心的哭,在日记中经常诉哭,我也多次安慰她,上了中学住校就好些了,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的生活。
不外出打工,就在家附近打临工,一天早出晚归,最多问问孩子考试考了多少分,考不好了骂一顿,其他教育就没有。
住在县城的农民,要么在各个商铺打工,要么就做小生意,开小店,一天起早贪黑,准备材料,摆摊,销售,收摊……有些还给孩子做顿饭,有些给几块钱自己解决午饭。有的孩子在父母摊点上做作业,来往行人,各种嘈杂声,孩子是心猿意马的写作业。
这样的家庭孩子的教育可想而知了,有些连高中都考不上,就算是努力考上了大学的,大多都是三本,少数能考入好大学,自然而然,毕业后找工作就很困难。
为了生计顾不上管孩子,固然是原因,最根本的是父母家庭教育的观念单薄,一有时间,拿上手机刷各种视频,但不知道学点家庭教育知识,在大多数父母心里,给孩子吃饱,穿暖,足够的钱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挣很多钱,给孩买房,过好日子就是好父母。
这也难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只追求物质的富裕。生活方方面面需要钱,尤其是生了儿子的,彩礼,婚礼,等儿媳妇进门,没有十几万,几十万怕也不行,恐怕大多家庭为了娶媳妇都是负债累累。
但是从长远来看,重视孩子教育的家庭,可能在短期内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但可能会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从而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相反,那些不管不顾,只为挣钱,家庭教育一般的家庭,大多难免走上恶性循环的道路。
希望我们父母牢记杨振宁的忠告“家长既要负责孩子身体的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怎样学会知识,又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