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个十分逗趣的小视频,内容是国外的一位爸爸记录自己,如何快速地让年幼的孩子停止哭泣。
女儿在哭着要妈妈,爸爸过来了,饶有兴致地说:“嘿,我们来玩个哭的游戏吧。你先等一下,现在轮到我哭,等我哭完就轮到你哈!”
然后开始呜啊啊地哭,女儿真的停下来,看着眼前智障一样的爸爸。爸爸哭了一会儿接着说:“好了,现在轮到你哭了。”
女儿还在想着妈妈,又接着哭了起来。刚哭几声,爸爸又说:“好了,停停,现在轮到我了!”又来呜啊啊的几声,再次轮到女儿的时候,女儿就不哭了。
爸爸问:“你现在不想哭了是吗?”“是的”“那好吧,我们来玩别的游戏吧!”
这个方式是不是很有趣?其实每个孩子天生都喜欢游戏,用游戏来解决问题,真的是一种十分快捷有效,又皆大欢喜的方式。
1
记得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在一个小山脚下玩沙子,他们一人手里拿了一根小棍子在沙里画画,玩了一会儿,起身准备去爬山坡,我说那我们把棍子放下吧,拿着棍子爬山有点危险呢。三岁的弟弟说:“妈妈,不危险的!”
这个时候若是去与他争论是不是危险,恐怕并不会有什么结果,如果强行抢下来,势必会发生更难收拾的局面,如果听之任之,又担心危险。
我说:“你们不舍得把小棍子丢在这里对不对,那要不你们交给妈妈来帮你们保管吧!”
孩子们说:“不用的,妈妈,我们会拿好的!”心中忍不住翻起了白眼,这熊孩子真不好搞定呀!不过很快我又心生一计:“这样吧!我们去找一个地方把小棍子藏起来,那是只有我们知道的,秘密的宝藏!好不好?”
听到宝藏两个字,孩子们的眼里仿佛有了光:“好啊好啊!!”
然后赶紧就近找了一个草堆,带着他们神神秘秘地,一边让他们放进草堆,一边还小小声地跟他们说:“嘘!这是只有我们知道的秘密的宝藏哦!”
他们藏得可得劲了,好像自己在做一件很厉害的事。藏好了棍子,就高高兴兴去玩啦。
把要做的事情,用游戏来包装一下,孩子的兴趣就会顿时高涨很多。
2
有时候,给弟弟洗澡,他不愿意坐下来,硬是要站在洗澡盆里。我觉得他站着我不方便操作,就跟他说:“你现在是一台升降机,马上就要准备下降了!”再配上几声机器启动的音效。
男孩子对工程车都有一种迷之喜欢,他马上就会来劲:“妈妈,升降机现在没有油!”我赶快假装加油:“好了,现在加了满满的油了!”
“妈妈!还要充下电!”我把两个手指放在他身上,嘴里发出滋滋的声音:“好了,电也充好了!”。
“妈妈,你要按下这个按钮,这个按钮是下降的,这个按钮是上升的!”他指着自己的两边肩膀。好的好的,我赶紧在他说的下降按钮的位置按一下,然后他就像一个机器人一样,自己还配了音,慢慢就坐下去了。
有时候,孩子们不愿意吃饭,吃了两口就放下勺子了。我就假装很可怜地说:“哎呀,你们肚子里的小人儿好饿呀!都要饿扁啦!他好想好想吃一口莴笋呀!可以喂他吃一点吗?”
孩子们顿时感到自己责任在身,赶紧就跑来:“可以可以!我来喂!”然后开始接着吃,吃了些什么还要报告一下:“妈妈,我刚刚喂小人儿喝了一口汤,他现在好开心!”
有一次,我送两孩子去上幼儿园,在门口的时候,两个人都抱着我大腿不想进去,说了很多睡好午觉起来玩一会就来接之类的都没有用。最后我说:“我们来比比看,谁先跑到教室门口好不好?妈妈陪你们一起跑!”孩子们异口同声说好,我牵着他们跑到教室门口,老师自然地接过去,他们就进去了。
很多时候,并不需要跟孩子讲道理,他不是不懂得道理,他只是需要一个台阶,需要一点能量去突破内心的那一点点障碍。
3
游戏不仅仅是用来解决问题,游戏是大人与孩子建立连接最好的方式。简单来说,谁陪他玩,他就喜欢谁。而陪玩的方式也是有一些讲究,有时家长很喜欢指点小孩怎样玩:“你这样玩不对,应该这样玩的!”或者“这样有什么好玩的!”。
孩子玩,从来都不是为正确啊,孩子玩是为了乐趣啊!陪他感受乐趣就好了呀!放下自己是一个大人的姿态,像一个孩子一样跟他一起玩,当你们一起哈哈大笑的时候,孩子的心紧紧地与你连在一起。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基础啊!
但是很多大人都会遇到一些问题:道理我都懂啊,但是我哪有那么多时间,还跟他搞游戏这一套,我只想让他快点乖乖听话!其实你在跟他争执,亲手把他惹哭再等他哭完收拾好情绪,不是要更多时间吗?
或者就是我真的不擅长游戏,我根本想不出来这些招数!
其实这个我有体会,我自己也是很不擅长游戏的人,因为从小也没人这样跟我们玩呀。
不知道是不是爸爸们天生在这方面擅长一点,每次我们家爸爸带孩子在外面玩,最后总能引来一堆小朋友一起玩,我都不知道他哪里来的那么多玩法。
有时候假装自己是恐龙,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追得小朋友疯跑,然后小朋友们还欲罢不能。有时候假装自己是小宝宝,躺在长椅上,小朋友们非常乐意扮演大人,来给他泡奶粉、喂食物…… 有些可能在家里爸爸陪伴得少的孩子,都想跟着他回我们家。
我是完全不会的,孩子在外面玩的时候,我一般只懂得在旁边看着,需要引导的时候去引导一下。在家里玩的时候,当我说我们来玩吧,一般就是积木、粘土、磁力片、小火车,没有任何新鲜。
但是当我看到孩子们跟爸爸一起玩的时候那么尽兴,我也有点想试试体会一下,真的进入到孩子的世界里去,是不是能有更多快乐呢?
我就过去跟孩子们一起坐在地板上,把手机放得远远地,别的事情什么都不要惦记着,不要觉得陪他们是一种任务,也不要觉得玩这个东西是为了收获什么,而是自己也想要玩,他们玩什么我也玩什么。我发现,当自己真的全身心地投入,脑海中逐渐就会有新的玩法冒出来,孩子和自己,都将收获更多地快乐。
所以,让我们跟孩子一起游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