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玉米地里的春天

你能想象得到吗?一百零八棵、一米五高的盆栽玉米,在你居住的房间里,那会是怎样的情景?而我——将在一个月后,正式迎来这片“室内玉米地”。

一切的起因,只是因为我想吃一口黏玉米。于是,买来种子,上网查资料。根据我们这个地区的气候,要让玉米成熟,至少需要五个月的时间。而我们小镇的种植季节极短,两年前我曾种过玉米,却因时机太晚,没等抽穗就被早霜冻死了。

这次我不敢耽误,从四月初便开始在家中育苗。仅仅一个多星期,有些苗就已抽出三四片叶子。我赶紧换盆,移栽到更大的花盆里。然而,抬头看看日历,外面真正适合移栽到地里的时间,起码得等到下个月月底。换句话说,在接下来的五十天里,我将在室内亲眼见证它们长到一米五高!

天哪!那我的楼下不就成了“玉米森林”?每天睡觉仿佛都在农田里打地铺。更头疼的是,楼下阳光不足,我几乎每天都要挑有太阳的日子,把玉米苗搬上楼去晒太阳。可当它们都长成高个子,我搬得动吗?楼上放得下吗?一想到那画面,我的大脑仿佛当机了。

冷静、冷静,办法总比困难多。再过两个星期,虽然外面还不能种,但夜里气温也只是零度左右了。我们家还有个大车库,光照虽差,总比屋里强——把苗搬到车库里,也是条出路。我为自己找到一个新方案而感到小小的喜悦。

然而,沙先生却泼来一盆冷水。他说,邻居去年也是在室内育苗,结果玉米移栽出去,全军覆没!我顿时惊魂未定,难道我这一番折腾,要以悲剧收场?不甘心,我立即上网查找视频。多伦多的气候与我们相近,有个种植网红建议:在室内育苗时,要用电风扇吹,让小苗习惯风的“磨砺”,模拟室外气候。听起来有理,于是我立刻把家里的电风扇搬了出来,轮流给这些“小家伙们”做“体能训练”。

今天阳光明媚,室外气温升到七度。我趁机将第一批十八棵长出三四片叶子的玉米苗搬到户外晒太阳,给它们打个“适应针”。午后温度一降,又赶紧把它们一棵棵搬回来。虽然过程颇费体力,我却没有丝毫烦躁,反而乐在其中。

我就是想让邻居看看:我们家的玉米苗不但活了下来,还结出了果实!当然,我也没太自信到孤注一掷——为保险起见,我计划在五月中旬再育一批苗,这样无论前一批是否成功,今年我们家的饭桌上,一定能吃上自己亲手种的黏玉米。

想法很美,现实很累。但只要肯折腾,心中就种得出希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齐帆齐微课主题打卡,日更千字文第48篇,2710字,累计1098999字。 南方的阳春三月,花红柳绿,姹紫嫣红,景...
    崔琳婧阅读 4,059评论 20 13
  • 心放在哪里,哪里就会有所收获。这话,一点不假。 因为心里想着今年要种好玉米,我便看了不少关于玉米种植的视频。我们这...
    沉葉阅读 6,644评论 51 142
  • 信息搜集与整理--植物种植技术 标签(空格分隔): 信息搜集,整理,种植技术 1. 前言1.1. 问题1.2. 关...
    中道心阅读 3,138评论 2 0
  • 春天可真是扦插的好时候,不少花友想要大展身手!可是,为啥有些人扦插总是不成活?别急呀,今天花花就来教大家一...
    耿俨阅读 4,361评论 0 7
  • 受疫情影响,孩子们迟迟未开学,好在如今网络便捷,老师们通过各种“云操作”和孩子们保持联结。 每周四晚,女儿班级的老...
    心理咨询师姚建华阅读 2,6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