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和卢梭的《瓦尔登湖》,都在强调人应该重视精神世界。现在人的物质需求的基础已经满足,人心却越来越难以知足了。一步步放大自己的欲望,有房了想换更大的房,有车了想换更好的车,有存款了想要更多再多一点存款。
人呀,一旦陷在物质生活里就是这样,永远不满足,永远在忙碌,永远在要得更多一点。
那我们的精神世界有被满足吗?
在快餐文化流行的今天,在人心浮躁的时代,有多少人还重视精神世界呢?有多少人可以不被手机奴役呢?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看看书呢?有多少人能独处还怡然自得呢?我们还思考过宇宙吗?我们还热爱自然吗?我们还对这个世界有好奇吗?
物质世界的短缺,我们很快便能察觉。可是,精神世界的缺失呢?我们能察觉吗?
如果没有精神世界的补给,我们忙忙碌碌,内心却再难升起力量。如果没有对精神力量的追寻,我们也很难看到诗意的远方。
生活只有眼前的苟且,越活越迷失。
所以,请重视精神世界吧。
找到自己的热爱,或音乐,或文学,或阅读,或旅行,或绘画,或独处……让自己的心灵时刻因为热爱而有温度。
降低欲望,活在当下吧。我们需要的其实并不多,但是我们想要的太多。静下心来,看看花开,听听风声,感受阳光,感受爱……就活在当下,活出自在,活出喜悦。
当我们重视精神世界,内心有了力量,物质需求是可以淡化的。正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贤哉,回也。就是颜回在一条破旧的小巷里,有食物,有水,做做学问也是其乐无穷呀。就像卢梭,搬到远离人际的瓦尔登湖,在那里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他说,人的生活必需品,只有食物,遮蔽处,衣服和燃料。燃料可以烤熟肉类,食物填饱肚子,遮蔽处是指风里雨里,有地方待,衣服可以遮羞。除了这些基本的需求外,其他都是欲望衍生出来的。只是这欲望衍生出来的东西有点多,以至于很多人迷失了。
人生,有时候也需要做做减法,是断舍离也好,是极简主义也行。多注重精神世界的发展,多探索一下未知领域。未来,一定会生发出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