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船长平台猎鹰号改革之后个人定位方向的选择,看似一次不那么起眼的选择,我不知道别的人是否纠结?思考了多久?问了多少人的意见?是有明确的方向?想得很简单?还是很随意?但是,我似乎开始重视平台专一的方向,思考自己的定位,到底想要什么,到底对哪一块真的有兴趣,真的热爱。
解忧杂货店里有一句话说,“其实所有纠结做选择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咨询只是想得到内心所倾向的选择,最终所谓的命运,还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了”。就像昨天看的一句话,“走好选择的话”。也像我们经常在说的,“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把选择做对”。
这一次在决定到底要选哪个方向的时候,我咨询了向总和微神,问过晓兰,当然了,还有一个臭味相投的人。微神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指导,只是给我说她选了什么,虽然什么也没说,但曾经有那么一些瞬间,我也把选择偏向了她选的方向,觉得要不就跟着她好了。向总算是很真诚了,给我聊了很多,后面说如果还没想明白就给我电话,对于向总主动给我电话谈这一次的选择还是蛮惊讶的,也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会想我和他是如何建立起关系的?前天晚上自己在从老家回成都的路上,已经快12点了,本来说11点的聊的,但后面他先处理了别的小伙伴的语音,最后就12点了,坐旁边的婆婆肯定心想,你们这些人12点都不睡觉的吗?
向总问了我几个问题,1.你觉得为什么会有这次猎鹰号改革的说明会?2.这一年航线你看到了什么?3.你的优势和兴趣点在哪里?4.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想想10年以后,哪个对自己的发展更有利,人到中年不会被淘汰,把时间拉长来看,站在10年后看当下的选择。最后语音电话的时候和我说了航线19年的一些发展情况和目前出现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做当下这样的调整?沟通中看到了他的全局观还有远见,而不像自己格局很狭小,考虑问题永远是单一局限的,或者是只在当下去做选择,只看到当下有什么,能干什么。这一次的选择让我也看到了一直以来走得慢的原因,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格局,没有思考力,很少做深度思考,尤其是在职业方向,我要什么?我想要什么?船长说,如何给自己定位,“符合趋势+充满期待,从未来、全局和目标出发”。这一次我真的是最后认真在想我自己想要做什么?而不是看别人选择了什么,就跟着她(权威、核心的人)吧,他们的方向肯定没错,我想听从自己的内心,别的人选择与自己无关,我认真思考了到底选择哪个会让我充满期待并保有满满的热情,而不是应该选哪个,别人都选那个。那我们走了那么远,还是活在别人的影子里看不见自己,还是随大流,来这里干嘛呢?我要做那个按自己愿意活着的人。
最后选择了03-青少年学业赋能(家校共育线),我还是更愿意在青少年学业和与父母的关系这一块深耕,做好家校共育,因为觉得,青少年的孩子,如果能被看见,能有人懂,能让父母有那么一些时刻发生改变,他们的人生可能真的会不一样。至于大众心理健康教育成长疗愈航线,这个可以自己做,02的儿童英语超长板,实在需要一些专业功底才可以带好,虽然有VR高科技。但确实在短时间内都不可能让自己英语 可以脱口而出。而语文超长板、阅读这一块呢,我愿意从0开始去学习去投入,也没有什么畏难情绪,但是思考之后,发现自己内心并没有那种激动的感觉。所以最后选择了青少年学业赋能(家校共育线)。
坚守初心,坚持长期价值主义,一个基金定投十年还会收入很高呢,别说把一件事坚持10年了。所以,别进进退退,坚定一些,在一次次选择中看见自己,找到自己心中的那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