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生活小片段,当时让我的神经咯嘣一跳!到现在事情已经过了很多天了,却在我的脑海里还犹如昨天刚刚发生。事情当时是这样的:有一位年轻妈妈带着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男孩,路过一间便利店门口。便利店门口有三级台阶,小男孩手里拿着妈妈的手机走在前面。现在的智能手机普遍比较大,我在大约五米远的地方目测手机屏幕应该在5.5寸的样子。小家伙拿着手机走路,可能是边玩边走,也可能只是拿着。他的妈妈就跟在后面大约一米远。就在走路的过程中,小家伙不小心一脚踩空摔倒了,手机自然而然地飞到了前方一米远的位置。因为台阶不高,所以小家伙很坚强没有哭,只是倒地了。紧随其后的妈妈看到这个场面的反应,当时震惊到我。她是快步向前,然后第一个动作居然是弯腰捡起心爱的手机。她先是检查手机有没有摔坏,然后再是一边把手机装进口袋,一边开口大骂小男孩,骂的什么我无从考证,但是无非就是埋怨小男孩没有把手机拿好之类。我从她没有回头而坚定快速往前走的架势来看,明显感觉到她关心手机要多一点。身后的小男孩只能自己起身,然后紧随其后。
这或许只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小场景,我无法去验证小家伙的妈妈当时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也无法去想象小男孩在这件事情上会怎么衡量自己的对于错,或许小朋友会认为妈妈是对的,自己确实没拿好手机导致手机摔地上了。。。但是现在的小朋友都很聪明的,他们能够明白、理解和感悟他们周遭的一切,只是因为他们还小,还不懂得怎么用语言或者动作表达出来,也或者是因为他们还小,就算表达出来了,大人们也不信。所以接下来就是母子二人一前一后继续走吧,接着赶路吧,也许是回家,也许是去菜市场。。。。。反正,这里不是终点。
小家伙或许没有错,他只是拿着手机,摔倒也不是本意。但是他妈妈的第一反应和处理方式却是非常不合时宜的。甚至会在小家伙的内心造成阴影:在妈妈心目中,我没有手机重要。小家伙虽然没有表达出来,但是不代表他不会这么想。因为他却是很委屈,明明摔倒了,妈妈却第一时间没有去扶他。这也是震惊到我的地方,相信很多家长都不会这样,但是我不能去做这种绝对性的假设,毕竟我还是看到了不想看到的场景。
随着手机变成我们生活的必备品之后,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父母把孩子交给手机来照顾,小朋友们也乐得高兴,玩的不亦乐乎,甚至到不能自拔。所以开始有很多人反省这种做法了。有一篇文章叫“想要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读过,也明白孩子过早、无度沉迷于手机百害无一益,但是还是有太多人不知道怎么去控制孩子们玩手机。尤其是连自己玩手机都不能控制的时候。大人们总想的是用手机可以保证小朋友不哭不闹,安安静静自己一个人玩,从而达到不打扰大人,让大人们有自己的活动,或许是休息,或许是看一场球赛,一场电影,当然也可以是为了给大人们创造自己可以玩手机的一次机会。
孩子是父母的宝,他们需要我们精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但如果我们的方法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那会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这种影响是长远的,会根植于心,会伴随孩子一生。所以请务必记住,父母是一面镜子,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比什么都重要。放下手机,给孩子多一点陪伴,手机给不了孩子们需要的父爱,母爱和拥抱,在孩子面前,请让你的爱更有温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