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平原客》有感
身为豫中平原的人,总关心着脚下的这块土地,对这块土地上作家的书更是情有独钟,河南许昌籍茅盾文学奖得主李佩甫的作品最近拜读的挺多,从“平原三部曲”到《河洛图》、《李氏家族》……。他用质朴的声音夹杂着这块土地的方言,每每读起身临其境。近日将他的《平原客》通读完毕,意犹未尽,感觉七魂八魄失了三魂六魄,身心都陷了进去。
“麦子黄的时候是没有声音的,头发白的时候也没有声音”,这是副省长李德林贪污腐败雇凶杀妻案被查时的自言自语。他想表达的也许是身不由己,也许是对自己一朝一夕变化的回顾,毕竟麦子不是一天变黄的。
李德林是在农村长大的从小挨过饿的小麦专家,他应该听过提醒麦子要黄的声音,那就是“豌豆偷树”(一种平原地区的小鸟)的叫声。每年的5月小麦成熟前的时候,平原地区总有一种小鸟在清晨时围着村庄啼叫,天一亮就散去了,平原人根据它的声韵腔调起名为“豌豆偷树”,农民们都知道“豌豆偷树”一叫小麦就开始变黄了。我想李德林在一步步陷入声色犬马时也总有一只“豌豆偷树”再提醒着他,及时收手别把事情办“黄”了。
李德林从当大学校长时帮助花匠儿子刘金鼎违规保送进农大,到他提拔为副省长前一天为刘金鼎写条子推荐工作,使得刘金鼎仕途一帆风顺,在他看来是为梅陵老乡的一些微薄之力,可是正是他这些小小的不讲原则的帮助,使他越陷越深。从刘金鼎请他吃第一碗烩面,到最后通过他的关系侵吞扶贫资金,以办小麦实验基地的名义占用国有土地开设私人会所“梅庄”,并频繁参加“吃饭会”,大搞官员聚会,拉帮结派,他也越来越享受于这种奢侈的受人追捧的生活。他的前妻罗秋旖曾告诫过他“你别怪我说话难听,你要是没有原则,将来这些人会毁了你的事业。”前妻不正是最早提醒他麦子就要黄了的“豌豆偷树”吗!
与前妻离婚后,刘金鼎给他物色了第二个女人徐二彩,这女人没文化,本是从农村来照顾他父亲的小保姆。在朝夕相处中,小保姆来源于乡野的粗俗、随性迎合了他的喜好,于是两人媾合了。没想到的是,小保姆成为省长夫人之后,觉得自己登天了,劣根性发展趋势无法想象,李德林觉得这个妻子太没有品质,很丢脸,坏了自己的名声,但离婚却又招到了徐二彩的讹诈。徐二彩拿出记录她逢年过节,孩子满月,他父亲生病住院所收取的礼钱的小本,要让他住进监狱,就像一只“豌豆偷树”一样告诫着李德林,麦子就要黄了。可是李德林却并未收手,在与徐二彩分居的时候又开始交往刘金鼎的同学王小美。王小美的美貌、温柔、知性,深深的吸引着他想去长相厮守,最后使得他雇凶杀害徐二彩以绝后患。
一位曾经有着家国情怀的小麦育种专家,出国留学只为了让国人不在挨饿,却一步一步走进犯罪的牢笼。腐败的滋生是无声无息的,等到它长成参天大树就为时晚矣。
麦子黄的时候是没有声音的,可是有提醒麦子要黄的声音。从“刘青山,张子善”案到“苍蝇老虎一起打”,中央政府和各届领导人反腐倡廉的决心没有变,警钟一直在响,可部分党员干部充耳不闻,依然我行我素,辜负了国家的培养和信任。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声色犬马是很勾人的,当你踏入奢靡生活的第一步就再也无法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