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

写在前面:大多数人在成年后没有实现12岁之前的设定理想,可能为现实所迫,可能因为心中的理想早已变样。临近毕业,我在为成为一名教师努力,后知后觉,我其实也是在为12年前的那个种子浇灌。

只不过,这一次,对教师和教育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爱的教育

12年前,我以为只要站上讲台,穿上高跟鞋,拿着粉笔,将课本上的知识讲授一遍,就叫做教师。12年后,我才发现,教师除了讲授、传递知识这个首要任务之外,真的肩负着孩子的未来,也肩负着国家的未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这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去强加记忆的毫无意义的遣词造句。今天含苞待放的学生就是明天肩负起家庭重担、主宰社会和谐发展的中流砥柱。而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将爱融入教育的方方面面是先决条件。这赋予了爱的教育神圣的使命。

为什么说爱的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先决条件?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除了拥有卓越的学识,还需要有完善的心智,德智体美,样样不落下。这样的发展本身就需要怀抱包容之心。

爱是理解与包容。《小王子》描述了王子在不同星球的奇妙经历,同时也表达了大人与小孩世界的不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作为一个成人,当意识到理解与包容的重要性后,如何日复一日地以一颗同理心去耐心地理解、包容孩子,是一个关键、严肃而重要的问题。洛克秉持“白板说”理念,即孩子就是一块白板,任由成人涂画。确实,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孩子,只有失败的教育。每个孩子身上都充满了可能性,不应该被任何人放弃,而应该接受爱的教育。事实上,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会让一个希望课堂纪律良好的教师头疼不已,但是,一个秉持的爱的教育的教师会去尽力理解和包容他,在理解了孩子行为的动机后,教师以孩子的前途为重,可以对症下药。

爱给予我们发现美的眼睛。同样是这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很多老师也许会一味训斥,传叫家长。一个秉持的爱的教育的教师善于发现孩子们身上的优点,也许这个孩子在体育项目上有着异常惊人的潜力,也许他有着天籁般的歌喉。人无完人,但上天绝对会给每个人留一扇净窗。

爱的教育还让我们无私给予,不断鼓励孩子。当我们发现孩子独特的潜能后,秉行爱的教育的老师,不断鼓励学生发扬自己的特长,获得成就,给予奖励强化他的正面的作为。这样,孩子便会渐渐拾起信心,在鼓励、表扬的作用下,孩子的行为慢慢得到牵引,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这些并不只是假想而已,让我们想想调皮的爱迪生、残缺的贝多芬吧,他们都是最真实的例证。

要实施爱的教育,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直接践行者,是灯塔,是蜡烛,是修剪、浇灌青葱绿草的辛勤园丁。这要求教师自己首先需要做一个有爱的人,有大爱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倾注爱的教育。相信,不断地坚持爱的教育,每个学生都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天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