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
孔子曰:“未得也。”
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然而不可者,无它也,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于外,圣人不出;由外入者,无主于中,圣人不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王之蘧(qú)庐(lú)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觏而多责。”
“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
“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则憟,舍之则悲,而一无所鉴,以窥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怨恩取与谏教生杀八者,正之器也,唯循大变无所湮者为能用之。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
解:
本章记述孔子向老子问道的对话,内容强调求道主体自我觉悟的重要性。
在老子看来,孔子求道于“度数”“阴阳”,都是外求,自然不能得道。道不是一个传来传去的东西。“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内心不能自主,就不会停止向外寻道;外在的寻求得不到应证,就难以进行下去。所以,“由中出者,不受于外,圣人不出;由外入者,无主于中,圣人不隐。”内心能够自主,就不会受到外在的干扰,圣人会持守内心;外在的事物不能干扰内心的自主,圣人会彰明内心。
“采真之游”中,至人“假道于仁,讬宿于义”。仁义用在至人身上,看似不妥,但其实有“假道”“讬宿”的前提。最后一段提到“天之戮民”。俗世纷纷扰扰,世人“所不休”者众多,是为“戮”。天之民本有“天门”,有其“正者”,必可“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