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也在反思自己的写作,没有足够多的时间用在写作上,但是写又必须是刚需。所以有时候,在没有想好写什么,一准备开始写就会有些小小的焦虑。但是我想要说的是,最后治好这焦虑的,还是继续写下去了一篇文章。
这体验到了什么呢?
反复的体验推倒自己再重建的过程,反复的体验长期无人问津的自我伤害,然后通过写自我净化和自我疗伤,重建信心,再这样往复循环。
看到这些,可爱的想尝试写的你们,也不要就吓住了。这个过程,同时又叫什么?创造。
但凡我们让自己的思绪去回想一下,那些有所发明,最后能创造出来属于自己的东西的人,不管创造出来的是什么,当然也包括写作,一开始的时候,都是零。创造不都是无中生有的本领吗,想一想它最终能成为作品的价值和独一无二,一开始的无所适从,焦虑,无数次自我怀疑和想要放弃,又都算什么呢?
当然,你也可以不必非要用写作的方式来开始创造。
但,就如和菜头所说的。
为什么要选择用写作来体验创造:你用最小的代价,体验了一件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文章的好坏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完整地经历了一次创造,而且是在沉重心理压力和干扰下完成了这次创造,从此,你就拥有了创造者之心。
写到这里来之后,再结合李笑来给的,写作能长寿的刚需,你还要不要马上试试开始写起来呢?
想写的热情和动力有了。可是还是会担心不知道写什么,怕自己写不好,总之还是无从下手。
一开始怎么能追求完美呢?
我也一样,很多时候,自我否定,决定自己写的东西对别人没有用,写的太浅,自己的观点太少。可是,有一个办法,能写出来,对正常人来说,先不要给一个对别人多有用的意义,先想一想能不能给自己一个放松梳理,反思自净的意义?
其实,李笑来在分享的时候也说到过,自己反正不管多忙多晚,都是要写上三千字的。只是有时候觉得写的不好就不发表而已。但是尽量做到写的都能发表出来。
一开始,你可以尝试坐在对面的是你的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你的好,你的不好,优点缺点他都知道。但他静静听你在剖析你自己,这种方式去写,沟通就成立了。写作的目的就是沟通,沟通的核心,就是把你想让听者了解的东西,讲明白就行了。
所以,有时候,我们不妨先把自己的顾虑和防备都放下了,轻松一点,真诚的和这个老朋友说说自己,最近几天观察到了什么新的现象,有什么想法;看了那一本书,觉得怎么样;你又学习到了什么新的技能,用着觉得怎么样;你生活中发生了什么特别让你感触的事情没有,是高兴还是悲伤,为什么,你开始怎么处理的;你有什么打算关于明天的新工作,你有什么期待关于你和你新朋友的关系;你对自己的明天有什么新的希冀......
而不是一直在考虑,我写的对别人没有用,怎么办呢,越这样想,越容易动作变形。
其实谁不想拥有创造能力呢,谁不想自己有能力创造出来对别人有价值,又让自己有收益的作品呢?但是,试想一下,如果创造这么容易,那创造出来的结果它的价值还有多少含金量?
这里该提到耐心了。
其实,最近自己又去重新看复利曲线。并结合从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人那里得来的对复利这个观点的讲述,会发现,复利才是我们必须要学会并去践行的一个概念。因为查理 芒格说:你不必非常出色,只要在很长,很长时的时间内保持比其他人聪明一点就够了。
而想要最终能体验到复利的积累效果,最需要的就是耐心。所有可以积累的都一样。包括写作,写一百篇什么也都不算,还会反复的遇到瓶颈期,这个时候自己憋着写下去就好了。所以,我们总是在一开始的时候,会先在意自己写出来的效果会如何,没有走那么多的公里数,技术肯定是不行的。只能在边走,边学习,慢慢的打磨。一开始就在意自己写的怎么样,想马上就效果,想马上改变,这些都是没有耐心。
那条长长地复利曲线,需要我们的耐心呵护,写作更是如此。再牛的人,也是一样的,都是先从复利曲线的最低点一点点往前走。想写起来的我们也一样,我们只是需要反复的重拾信心,保持耐心,给自己打气,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