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清朝末期,在广东惠州,有个军官的儿子挺嚣张!整天骑着马在村里乱窜,对着更小的孩子们耀武扬威,飞扬跋扈,小朋友们常常被欺负。
有一天,军官儿子照样趾高气昂的来了。不过他看到今天没有小孩可欺负,前面却是20来头水牛。难道今天就这样扫兴而归吗?那怎么行?就算是水牛也得被哥耍耍。军官儿子心里叨念完,随即扬鞭策马,冲向牛群。
不料水牛非常狂暴,人和马冲到牛群当中,被水牛用牛角顶撞,连连惊跳,吓得不轻!军官儿子眼看就要摔下来了,撕心裂肺的狂喊救命,俨然换了一副模样。
这时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冒出来,吹起口哨。瞬间又冒出来二三十个小伙伴,各自跑向自家的牛,并将其牵走。军官的儿子因此得救!
小孩内心暗自发笑:“你以为我是专程来救你的吗?我是来整你的,啊哈哈哈”。
后来,小孩当上了将军。他叫叶挺,一个自幼就不屈于权势的人。
那么,牛逼的人是不是从小就表现出英雄的本色呢?我认为至少大多数是这样的!
王维小时候便能智擒偷瓜贼,康熙16岁时便以智慧和勇气铲除鳌拜,厉归真“不入虎穴,焉能画虎”。
不可否认,大多数英勇无畏,成就斐然的人物自幼就显露出过人的天赋和胆量。但是,在他们展露头角的时候,仍需要长辈去发现并加以正确引导。
方仲永的故事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五岁便能提笔写诗,天赋异禀,邻里乡亲无不知晓。然而其父只顾利用他的天资聪慧来谋取利益,却没让他在该学习的年龄静心修炼。慢慢的,仲永的天赋也因为不学习而消失殆尽,最终“泯然众人”!
我有个大表哥,小时候就比同龄人长得高大肥壮,更厉害的是他还具有天生神力,十六七岁就能一个人把几个同龄人打哭。
渐渐长大以后,有次不知道什么原因被警察逮捕,得知警察快要赶到,他便左右双肩扛着两包水泥逃跑。至于为什么逃跑时还要扛着两包水泥,我倒是没研究明白,因为很少碰到大表哥。最近几年听说他在牢里呆着,想要知道原因,看来还得等几年……
我在想,若是大表哥多读点书,他父母也多加以正确的引导,去参军或做体育健身之类的工作,好好利用自己的天赋,或许如今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再高的天赋,在年少时不经引导,不继续接受良好的教育,终究或只能成为普通人,或沦为反面人物!为人父母者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