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她并不喜欢串门子,从不与邻里之间张家长李家短的说是非。母亲也是一个温柔的女人,不会吵架,对跋扈嚣张的人不予理会,委屈了只会暗自难过。母亲总是忙碌着,清晨早早起床做一家人的早饭,夜晚下班回来,又忙碌着家务。周末难得休息,又要洗衣、清洁。即使这样,母亲一有闲暇,手中总拿着毛线、签子,两手上下翻动着织毛衣。
八十年代,家家都比较贫寒,特别我的家中姐弟三人同时读书,家中经济负担较重。每年添置不了几次新衣,而我们又到了一个敏感的年龄,对于外貌、衣着开始有几分注重,为了让我们和邻家的孩子穿着不要相差太多,母亲购买毛线,织出一件件毛衣,有披肩款的短装、套头的毛衣,或是系扭扣的开衫,我们穿着母亲织的毛衣,保持着一份体面。
我们的个子会长高,母亲也会将旧毛衣拆了,拆出一团团的毛衣,重新再织一次。母亲一有空闲时间就织毛衣,夜晚看电视时也不停手,上班利用中午休息的时候也在织,织的很快,常常几天就能织一件。她会织的花式很多,麻花的、葡萄的、洞洞的,双层的,毛衣、帽子、围巾、毛裤。她会给帽子配上漂亮的毛球,围巾织成网花的图案。如果是旧毛线,因为添加了新线,就会织出不同颜色条纹。有时旧毛线不足的时候,母亲会把单位发的劳保手套带回家,拆成灰白的线,混在毛线里一起织,织成穿在里面的线衣。秋冬的季节,北方的天很冷,我们的身上穿着母亲亲手织成的毛衣、毛裤,抵御寒风。母亲后来又学会了钩针,于是沙发上、椅子上又出现了用旧毛线织成的不同花纹的圆型坐垫。
最冷的深冬,纯羊毛的毛衣才可以抵御刺骨的寒风,可这种毛衣很贵,那时母亲每月工资才一百多块钱,毛线要几十块钱一斤,母亲便省吃俭用的存钱,为我们每人织一件纯羊毛的毛衣。
母亲也会为亲戚朋友家的孩子织毛衣或是一些小鞋子,小袜子。母亲99年因胸膜炎过世,其实那年她才刚刚退休。过世前,她还在织一些小鞋子,送给表哥刚出生的孩子。
母亲很少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她亲手织成的毛衣寄托着对我们的关爱与温暖。每每到冬天天冷,都会想起母亲坐在家里织毛衣的情形,无比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