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 自我实现的预言
预习 自我实现的预言
“自我实现的预言”:一个人常说的那些话,可能会成为他自己的生命预言。
小练习:
我最常说的一句话:
别人听到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命运01 潜意识就是命运
我们的外在命运和我们的内在想象,也就是内在意识,是镜像的关系
我们做任何选择都是为了追求好处(问题的核心在于,你在做决定的时候,知不知道某个选择的好处是什么)
内在想象中,包括意识和潜意识。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
当我们扩大了觉知范围,觉知到了潜意识的部分时,潜意识就变成了意识层面的东西了。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就被改写了。
命运02 什么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一旦你说了一句话,你就会爱上你自己说的这句话,而出于人类最本质的自恋需求,你会把事情朝这句预言的方向去推动,以此来证明,你是对的。
人太自恋了,而自恋,容易成为幸福快乐的大敌
第一层自恋是,我是对的。所以,我说了事情是怎样的,就会把事情那个方向推动,用这个证明我是对的。
第二层自恋是,我比你强。在关系中,我要一份这样的自恋,叫做我高过你。所以,我地位高,你地位低的格局才会让我自在舒服。
当我们在关系中追求这样的自恋时,自然会痛苦,而我们自己,就是痛苦命运的亲手缔造者。
命运03 改变,从体验开始
被触动,就意味着一个理性的知识,和你自身的体验结合在一起,成为你自己的东西了。
选择性注意,这是自我实现的预言的关键机制。
觉知自己的自我实现的预言,需要有体验帮你去发现。
如果只有意识上树立了这个目标,而潜意识上却是自卑的,那么就会感觉到巨大的压力,不会有正向的结果。
你曾经达到的高度,就是你能达到的高度。
如果你想要更积极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就需要寻找机会,给自己制造机会,体验到那个更积极的预言
还可以问问自己,我希望的那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是什么?我过去在什么时候体验过?然后好好调动你的回忆,让自己去体验当时的感觉。
你想要什么人生,就去和什么样的人接触,他们的体会很容易地感染到你。这是扩大自己体验的一个重要方式。
答疑:
也许你的家庭中,你的童年里,总有人要过度询问你,要去抓取你的想法,这让你有被入侵感,于是你要用“我也不知道”和“我真的不知道”来抵挡入侵。
自我觉知,就是一个重要的开始。
我们的确常常在关系中,在人生中不能做自己,缺少自己说了算的空间,所以变得被动消极。
如果我们在关系里,说得最多的,是不走心的应酬话,这也许可以说明:我们在最初的关系里,也就是童年时的家庭里,不能做自己,总是要围绕着家人的意志转,所以,我们就会把自己的意志和自我藏起来,不在关系中呈现。
别恨自己的消极,要去理解他,给他以拥抱,耐心和爱。
你那些重要的疑问,可以一直留着他,不急寻找答案,不急着立即改变,而是不断从各种角度去理解它。
我们太容易说“是”了。不,是一个美妙的字,当一个孩子说出这个字的时候,就相当于在他自己和养育者之间划了一刀,告诉养育者,我“不”想按照你的意愿来,在我自己的事情上,我想我说了算。
因为,我们家庭教育,太希望孩子听话了,以至于孩子变得容易说“是”,逐渐忘了内心是多么想自己说了算。
当我们太容易说“是”,而不能说“不”的时候,我们在关系中会表现得貌似很友善,但是在态度上就会是消极,被动,封闭的,甚至是沉睡的。这份沉睡,是为了保护自己。因为,至少在瞌睡、沉睡和困顿中,他们是自己说了算的。
在人群中不能做自己,不能有说了算的感觉,所以远离人群,因为在远离人群的孤僻中,是可以尽可能多的控制一切的。
生命是非常矛盾的,我们需要有说了算的感觉,但我们同时又要活在关系中,能处理好着两者的矛盾,才能感觉到幸福美好。
懒,看似是因为惰性,但其实是,不敢去尝试。因为尝试意味着,“我”得去做选择,然后“我被暴露了,如果有挫败,就意味着,“我”是没有能力的。
去行动,因为行动必然会打破你想象中的自恋,同时又发展你的真实能力而增强了自我的真实自恋。
没有谁可以绝对地掌控任何事情,只能说,“我大致上可以掌控这件事”,而最终的境界是,我发现,“我”只能“顺从”事情本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