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书看了个开头便再也看不下去。比如《我的名字叫红》,强迫自己看了全书的四分之一,仍旧没有找到感觉,遂放弃。想来有句话说的挺好,无论这本书的评价有多高,一旦发现自己看不下去,那也不必勉强,世界上好书那么多,也不差这一本。
国庆在书架上恰巧翻到《百年孤独》,于是又读了起来。难读是很多人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重复出现的名字、重复出现的人物、以及多时空非线性叙事都会让人抓不到重点。在网上很多人问怎么读,甚至用「赵四」替换「奥雷利亚诺」的做法。如果不是为了稿费、研究、谈资,一旦发现自己读不下去,大可不必浪费时间。
非常羡慕马尔克斯的想象力,也许在拉美人的平凡日子里,那些怪诞的事情就是他们的生活本身。重读的这一遍,我记录了书里的魔幻现实主义:全镇都患上失眠症、到处游荡的鬼魂、奥雷里亚诺的预言、黄花雨、无限繁殖的牲畜、认路的血液、升天的雷梅黛丝、下了四年的暴雨…尤其加上平淡的叙述方式,往往还在震惊之余,他已经接着往下写了。
有几小段文字印象非常深刻。
然而当时镇上有人在火车站亲身体验了电话这一惊人事物——因为也有手柄,一度被视为简易唱机——连最不肯相信的人也陷入了困惑,上帝仿佛决心要试验人类惊奇的极限,令马孔多人时时摇摆于欢乐与失望,疑惑与明了之间,结果再没有人能确切分清,何处是现实的界限,真实与幻境错综纠结,一度引得栗树下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鬼魂也按捺不住,大白天在家中四处游荡。
这一段描写的是马孔多小镇第一次通电话时的情景,而我想到了自己初次体验 VR 时带来的震撼与不解,就像马孔多人一样「再没有人能确切分清,何处是现实的界限,真实与幻境错综纠结」,我在困惑人到底害怕什么。
那次的体验的 VR 内容是丛林冒险,影像里的自己在树枝上行走,离地面大概有几十米的高度。我在心里反复的告诉自己,我就是走在万达广场二楼的地面上,没什么可怕的,饶是如此,我依然没有勇气往树枝外面哪怕踏上一步。直到最后,一条巨蟒出现在我面前,吓的差点摔倒,心脏剧烈的跳动,赶忙摘下了 VR 设备。联系最近的热播剧《黑镜》第三季第二集的虚拟游戏和《西部世界》,我不禁想问自己,到底何处是现实的界限?什么才是真实的?
书里有一个没什么份量的五六线小配角弗朗西斯,关于写他的那一段是这样的:
数月后,好汉弗朗西斯科回来了,他是个将近两百岁的江湖艺人,常来马孔多吟唱自编的歌谣。他通过这些歌谣不厌其详地讲述旅行途中的各地见闻, 从马孔多直讲到大泽区的边界。如果有人要梢带口信或发布消息,就付两个生太伏请他加到曲目中。乌尔苏拉便是这样偶然得知母亲过世的消息,那天晚上她听着歌谣,本来还期望听到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的下落。人们称他为好汉弗朗西斯科,是因为他曾在一次即兴赛歌会上击败魔鬼,至于其真名实姓则无人知晓。他在失眠症肆虐期间一度从马孔多消失,一天晚上又突然出现在卡塔利诺的店里。全镇人都去听他唱歌,想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
以吟游诗人的歌唱为载体,在魔幻的小酒馆里,这比写信、车马还要慢,世界从未显得如此荒芜而深不可测,让你知道我的消息大概是奇迹的概率,重逢的理由也许是你某一天赶路,于酒馆歇息时无意间听到的歌谣,又或许,更可能的结果是这歌谣一直被传唱,却从未被想要的人倾听。用这样的方式传输信息,与其说是魔幻现实主义,不如说是浪漫更加合适。
以及那句只要一下雨就会浮现在我脑海里的话
“奥雷里亚诺,”他悲伤地敲下发报键,“马孔多在下雨。”
很多人会问这书读懂了吗?我读完第二遍的时候也问自己懂了吗?我答不上来,除了写出来的一些东西,关于这本书我似乎已经再说不出什么了。尤其是孤独,我仍然不知道如何去定义孤独,或许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一样的孤独 —— 奥雷里亚诺是不断做小金鱼,阿玛兰旦是缝了拆、拆了缝寿衣。这不是语文考试、不是阅读理解,读这样的书完全不需要带着领悟什么的心情去阅读,纯文本阅读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