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补看了奇葩大会,看到蒋方舟讲讨好型人格“所谓讨好型人格,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让别人开心,不断去迎合他人的言语。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哪怕那个人你压根不喜欢。”当时有一点代入,感觉有时候自己也会那样,从来都不愿意甚至是害怕跟别人起冲突,哪怕委屈自己也要尽量避免不愉快的产生。但转念一想其实也没那么严重,毕竟现在的自己已经越来越“会拒绝”了。
很巧今天就发生了一件事,让我知道自己的讨好型倾向还没完全纠正过来。下午跟妹妹以及她的同事一起去玩欢乐谷夜场,预计结束时间是晚9点。中途大家商量着说要不结束后一起去吃个饭,问我的意见,我当时张口就是“可以啊!”可是回头一想才感觉这样就耽误的太晚了,早睡计划又得泡汤,还有练习学英语和运动,而且中午本来就吃的多其实没那么想吃东西的。但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我都是条件反射似的先答应了才会动脑想,然后即使想到了也不好意思再拒绝。这明显已经是讨好的一种表现了。
我们讨好的本意是为了避免冲突,是为了人人和平、事事都好。但实际上,讨好行为有时候却反而会让我们得到更坏的结果。比如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应承了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结果累死累活事情还没做好,最后当然也不会落什么好,自己心里还愧疚到不行。
“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这是节目里出现的两句话,送给自己以及许多像我一样的朋友们,希望我们都能抛掉“愧疚感”这个大包袱,学会合理的拒绝,学会考虑自己的真实感受,做一个真正的心理健康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