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如我,一般不大敢看侦探类、悬疑类小说——我受不了提心吊胆地等待谜底被揭开的过程。
可耐不住阿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实在是太出名了。它就摆在书店最最显眼的位置,让我无法忽视地抱了回家。
本着“毫不剧透”的原则,我就不说这本小说的具体内容和谜底了。我想来谈谈其中不涉及关键情节的一小部分,以及它所折射出的人性。
书中有一位出身贵族的老淑女,一心只系着宗教和上帝,终身未嫁,看起来非常“克己复礼”、“正气凛然”。
可是她却如同其他9位来到小岛上的人一样,被人指控有罪。
她犯了哪门子罪呢?事情是这样的:侍奉她的一位侍女工作时兢兢业业、干净懂事,原本老淑女很喜欢她,可她却未婚怀孕了。老淑女知道后,觉得这位侍女太不自重、不检点、不守妇道,便铁石心肠地将她赶出家门。最后,没有了生活保障的侍女走投无路,只好带着尚未出世的孩子跳河自尽了。
对于这件事,老淑女自始至终都没觉得愧疚,甚至觉得,侍女的自寻短见更加加深了她自己的罪孽。书中是这样写的:
“她自作自受,咎由自取,要是她老老实实,恪守妇道,这些事情压根儿也就不会发生了。”
她转过来面对维拉,眼神坦然,毫无愧疚,显得冷酷又自信。埃米莉·布伦特站在土兵岛的最高处,用道德这层盔甲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书看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个冷颤。相比情节上的恐怖,人性上的恶反倒更令我觉得可怕。情节上的恐怖,尚且有谜底揭晓、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可人性上的恶,却扎扎实实地存在于那儿,泯灭不掉。
最最可怕的一种人性,是所谓的“道德卫士”。自以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便以自己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妄加判断、冷酷无情。似乎只要打着“捍卫道德”的旗号,就可以问心无愧。
可是,如果一个人为了所谓的“道德”,逼得不符合他道德标准的人走投无路时,那他所谓的“道德”不就只剩下“道貌岸然”了吗?
仔细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见过或是听说过太多的“道德绑架案”。比如,互联网环境下滋生出的网络暴力。屏幕似乎给它面前的人加持了面具,每个人——不管他在现实世界中是怎样的人格,在网络上似乎都变成了正义的化身,似乎都有了资格去指摘别人。就这样,一出出因为网络暴力而引发的现实悲剧在不断上演。
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横眉冷对千夫指”。人身绑架案尚有法律可以制裁,可是道德绑架案呢?是否都像《无人生还》中的那位老淑女一样,至死都觉得毫不愧疚呢?
道德卫士们与其让自己躲在道德盔甲后,还不如劝自己善良,得饶人处且饶人,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