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零简
1.
以上标题已经成为烂大街的励志鸡汤语,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但我还是用这句话作为标题了,因为这也是曾经鼓励我走出瓶颈期的励志语。即便大家听的耳朵起了茧子,我还是把它打出来了,目的是:
为了再次刺激你贪图安逸一成不变的心境。
十几岁的时候你大喊口号,声嘶力竭的呐喊说你要努力成就自己。大家都会觉得你有一颗积极向上斗志昂扬的心。
二十几岁的时候,你说你要努力,大家拍掌叫好,说你这个年纪就要多折腾多攒经验多努力。
三十几岁的时候,你说你要努力,大家开始质疑你。你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继续经营好自己内心的一亩三分地。
四十几岁的时候,你说老了老了,不想再折腾了。口号声还没开始履行,自己就要打退堂鼓泄了气。
于是五十几岁的时候,你多了的,就是贪图安逸的心和不再折腾的年纪。
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只怕你一边喊着口号感动自己,一边吃东西养膘玩手机。书本放在一边连第一页都没翻开过,朋友圈里关于这本书的照片却发了N遍,只为博取满足那点卑微的虚荣心。
大家都在朋友圈里夸你积极上进,你兀自欣喜。只有你自己知道,买回来的书堆起了灰尘却从未翻看品读过。
人最怕的,就是自己先感动了自己。
你认为自己已经足够拼命足够努力。实则却是井底之蛙,按部就班的继续陷在沼泽地里自我沉迷,无法自拔。
用心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剩下的时间交给机遇。
2.
H同学参加了学校技能大赛,成功晋级了几轮比赛,接下来只要决赛成功,就能直接去医科大学读大二,毕业后也能拿到本科文凭。
但他还是一直在努力,又报考了教师资格证,周末又报了专升本培训班。我说如果技能大赛成功了你就成为本科生了,培训这些不就等于无用功吗?
他说,万一没考上呢,所以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拥有强大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在筹备着某一件事的时候,就以成功人士的视角和姿态去看待问题,去思索去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了。把后果控制在自己能承担的范围之内,以最广的视野去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
他每天的学习生活都很繁忙,可他丝毫不抱怨不懈怠。他说感觉自己每天都过得特充实活力满满,也应证了那句话:每天早晨叫醒自己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对待生命,不妨大胆一点,好歹你要失去它"。
这是他对我说的话,因为那段时间我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相比于H,我特别堕落。他是行动派,话还没说出口就先用行动落实在具体事情上,做出的努力成效往往也令人咂舌。
而我属于冲动派,脑子缺根筋,先放出口号大肆鼓吹我要做某一件事,响亮号召群众告诉别人自己要多么多么努力,然而最后却败下阵来,自己打自己的脸。
相比于H的先发制人,我的行为实在可笑。
以下事件就证明了我冲动派的这一观点相悖论。
3.
某天突然收到Z老师给我发的教师资格证培训信息,心里瞬间五味杂陈。
说来惭愧,辜负了Z老师的信任,自己也感到百般无地自容。
有段时间学校报考教师资格证的热潮开始兴起。临近毕业,身边的学霸同学们纷纷开始给自己找退路,报考了教师资格证。而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医学院校,我们所学的专业,在将来工作时也与教育界毫不挂钩。
当时盲目从众,一心想着大家都选择的路,应该是正确的。就大言不惭的跟Z老师说我打算考教师资格证,还说自己一定会全力以赴。
大家都走的路不一定就适合自己。成功的路有很多条,你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样样精通,全身短板的人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4.
想跟Z老师聊聊,说说自己的见解。碍于情面,我最终还是难以启齿,我怕。怕她会对我有所成见,认为我是一个头脑简单没思想没逻辑能力的学生。
索性,就以这种方式阐述吧。
真的很感谢Z老师,收到消息时我深感自愧不如。我曾大言不惭地说我会努力,会全力以赴。
到头来,却是三分热血一分怯弱,连开始都没有。最终还是由理性打败了感性,我转而报了育婴师。我知道Z老师或许会产生质疑,极端不明白我这么做的原因。
最近我看了很多书,也想明白了很多事。盲目从众的心理太严重,导致丧失了自我。
我没考虑太多因素,就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搪塞自己:大家都走的路,你不应该成为另类,特立独行就是不合群。
于是不假思索的决定考教师资格证。我开始看涉及教育学类的文章,开始自己做PPT去课堂上演讲,尽管只是短短的6分钟。
特别紧张手也一直抖个不停,但我还是尽可能的保持镇定,以老师的姿态去尝试。我迈出了第一步,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和胆怯,我厚颜无耻的把这么点小事当作一种进步。
我开始仔细揣摩老师们讲课的技巧和应对方式,发现教师这一职业真的不可小觑。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那些过得风生水起的业界大咖,都付出了超出于常人的"几万小时定律"。坐享其成这件事是不存在的,天上掉馅饼时,还得看你的机遇和能力。具备能力也要看你能不能稳稳的接住它。
我开始静下心来倾听自己的内心,慢慢明白自己的心路历程。将思绪脉络理清楚,规划好了自己的道路,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往下走。哪怕前方一路荆棘丛生,也要勇敢无畏的迈出那一步。
从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出发,我喜欢文字和摄影,做这些事能给我带来快感和幸福感,所以我从这方面入手。
每天制定一些计划,看文章,写日记,听书播音频,手账本,研究文学界写作大咖的精湛技巧,并记录在手账本上,简书热文等,每天将计划落实,幸福指数爆棚。
想起朋友小G曾告诫过我:
"你资质差,先天优势短缺,唯有后天努力学习。人都有优点,只是有些人的优点自己还未发现而已。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挖掘自身存在的潜能。
但是成功只有一点,学习加偷师,学习课本的偷学社会的,可以用第三视觉去观察借鉴去理解去模仿,但切忌一点:不要充当所谓的"滥好人"。
你的人生目标,就是想办法学更多的东西弥补你的短处,然后努力用寒窗二十年的成绩让家人好过。"
她的话句句通透在理,我也听得很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