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道理大家有懂得,但是每个人活成的状态却是千差万别的。
懂得不等于做到。
那些既懂得,也做到了的人,就活成了一个更为精彩,成功的物种。而那些只是懂得许多道理,却不愿意付出努力践行的人,往往会满嘴牢骚,满嘴负能量,不向内求己,其实自己懂得道理已经够用了,还总是朝外寻求建议,所谓的道理,别人说个什么,那人便满心欢喜,觉得太有道理了,简直是至理名言呢! 听了之后就给自己立flag, 我一定要怎么样,说的时候正能量爆棚,感觉自己发光发热,自信心无限膨胀,可没过一两天,自己又被打回原形,像个泄了气的皮球,又去外求,希望听点别人的意见,给自己充充气。
这样的人何其可悲呀,终究找不到自己到底要干什么,把别人的建议当做精神支柱,别人沉默的时候,感觉自己受了极大的伤害,因为害怕从别人那里得不到点什么。
转眼间,看看自己,自己从高考一路走来,也过去了5年的时间,4年大学,1年社会,反思一下自己有哪些不同了呢?
最应该观的就是自己的内心是否有成长变化。高中那会儿,心眼极小,主要好胜心太强了,别人不如我的意,或者成绩比我好,我就十分受不了,那时真有种除之而后快的感觉。但是啊,高中那会儿竞争对手千千万,我当时就怎么把眼光局限在身边的那几个人呢? 就是因为太在意自我和身边的那几个人啊,我的心胸一天比一天小,特别是到了最后临近高考的那段时间,心愈是沉静不下来,无法专注眼前的学习,学习成效也就非常差了,最后考了一个很普通的一本,当时被录取的时候,心里没有一丝开心,满心荒凉,觉得自己这一辈子不可能创造什么精彩了。
就这样带着恐惧和不满来到大学,西外有她的包容,学习上竞争没有那么严重,在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我的心也逐渐一点一点被打开。大学主要是和室友们的朝夕相处,我总结了自己高中人际交往的缺陷,大学的时候,自己在情绪控制中有了一定的主动权,和舍友很少闹矛盾,一个学期可能有那么一点小摩擦。但是阿胡还是觉得我心眼太小,相处起来比较累,选择了另一个朋友。现在想想啊,还是太在意自己的得失,没有学会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总想让别人以自己认为的方式说话处事,这可是人际交往中的大忌,道理我比谁都懂,但是我一直没有做到,更没有做好。
其实要说心灵成长最快的是我出社会这一年。身边经历了形形色色人,到了社会,就再也不同于以前的学校生活,社会是另一所大学,是可以真枪实战的大学。出社会的这一年,面临着来自工作,生活的压力,内心在得到一点点的充实和成长。心还是很小,面临和自己意见不和的人或事,心里会堵,会有恨,还是修行不够,所以我要做的就是好好修心。
信佛是可以修心的,如果真的做到佛家说的:有发愿,不攀缘,肯为过程坚持,不强求结果,对万事万物有放得下的心态,遇事,先求己,不外求,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不过分关注自己的得失,修成了慈悲心,和包容心,那样的自己绝对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