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文章、为自己赋能的第124篇。
《论语子路篇第十一》第5篇: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这则论语怎么理解,我们先看朱熹的注解。
朱熹注解——使,去声。专,独也。诗本人情,该物理,可以验风俗之盛衰,见政治之得失。其言温厚和平,长于风谕。故诵之者,必达于政而能言也。
程子曰:“穷经将以致用也。世之诵诗者,果能从政而专对乎?然则其所学者,章句之末耳,此学者之大患也。”
这句话是孔子讲不能读死书、死读书的道理。
孔子说,你把《诗经》三百篇都读熟了,但是交给你政事你处理不了,让你出使到四方去做使臣,你却不能独立应答。你诗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你《诗经》读得再多、再熟,读了后一点都不会用,话都不会说,有什么意义呢?
南怀瑾先生对这则论语有不同的理解。
孔子说,学识的修养基本,要先读诗。并不是要政治家成为一个诗人,因为春秋战国以上的文化思想,直到孔子删诗书、定礼乐时代的《诗经》,可以说是包括了一切知识的通才之学,所谓虫鱼鸟兽的名称,以及人情风土的知识,由诗的内涵中都可以了解。培养一个政治人才,必须先使他有充分学识,成为通才,样样都会。在古代知识范围,比现在简单。读诗读得好,学识渊博,不一定做事做得好。
所以读诗以后,要授之以政,给予经验了。如果所学与行政配合不起来,不能得心应手,不能通情达理,那就要外放出去,使于四方,各处去多经验、多历练。
这就和后来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一样,经验不够,就使于四方,到处去增加人生的经历,然后再回来考察他,如果处理事情还是不能专精、深入,那么再培养、训练也没有用。这种人才,只能成为书呆子,从唐代以后,多半是打入翰林院。明清两代,进士出身进翰林院的很多,进了翰林院,就是进入研究院去研究研究,有很高的名望,很高的待遇,可是难得外放作官。所以孔子说,书读好了的人,从政经验不够,就派他到外面多经历人情世故。回来还不能深入,就不是从政的材料,书读得再多也没有用。由此可见人的才具与学识,不一定能够完全配合得起来。
所以孔子非常重视诗教。以上不同注解,我更倾向于南怀瑾先生的。
一孔之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