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4 袁君
分离焦虑是每一位父母和孩子都会面临的困扰。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多次或短暂、或长久的分离。这种分离的成长之痛,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
贝贝一岁半之前一直由奶奶照看,一岁半以后曾经历一段和奶奶的长久分离,这种分离焦虑一直持续到两岁才得以缓解。那段时间我自己也变得极度焦虑,感觉到了抑郁的边缘。
儿子两岁多的时候我专门去学习了正面管教,并且一直践行,这很顺利地帮助孩子度过了后来的入园焦虑,尽管儿子两岁十个月就上了幼儿园。
《魔法亲亲》这本书儿子一岁多的时候我就买了,当我学习正面管教以后,再回过头来读这本书,浣熊妈妈用爱和智慧的魔法亲亲,帮助小浣熊克服上学的分离焦虑的感人故事,让我深受启发。
每个孩子都要离开爸爸妈妈去上幼儿园,经历因分离而涌现的焦虑、恐惧、不安和无措。对于才刚开始学习面对逐渐扩展的生活圈与人际关系的小小孩来说,实在是难以招架的压力。
可看到一些父母却没有接纳孩子的害怕和不安,而是一个劲地劝孩子不要哭,甚至选择偷偷地离开哭得歇斯底里的孩子。
年幼的孩子必须从最熟悉的人和环境中获得安全感,爸爸妈妈的爱就是孩子最大的依靠。一旦孩子要适应新的变化,不得不和亲近的人分离,这种爱的感觉就会被抽离,对即将要面对的未知环境充满不安。
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应该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本书。
提前告知孩子分离是必然经历的成长过程,每个人都不可避免。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并尽可能情绪诚实,帮助孩子从其他途径建立情感联结。
譬如面对小浣熊抵触上学的不安情绪,浣熊妈妈首先是用共情的方式,表示理解小浣熊的感受:每个人都会对即将和爸爸妈妈的分离而感到陌生和害怕。浣熊妈妈并没有保护小浣熊免于焦虑,而是尽可能合理地诚实:有时候,我们必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
儿子上幼儿园之前几个月,我已经提前开始和儿子聊上幼儿园的事。每次我都试探一点点,尽管第一次儿子的反应是哭和拒绝,说不要上幼儿园,每次我只是接纳和认可他的感受,便不再多说。等过了一段时间再尝试,反复共情和接纳,并尽可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安全的。
“妈妈知道你很伤心还有一些害怕,因为你想和爸爸妈妈一直呆在一起,不想上幼儿园,可是每个小朋友都要适应集体生活,虽然有时候我们必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如此反复,到了快开学的时候,儿子已经变得非常乐观,还懂得反过来用我教他的话安慰我“白天在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玩,晚上爸爸妈妈会接我回家,贝贝不会哭!”
探究并尊重孩子的感受并真诚地对待自己的感受,可以帮助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和情感联结的关系。
浣熊妈妈告诉小浣熊:你会交到新朋友,玩新的玩具。看新的书,荡新的秋千。 让孩子发现新的乐趣,这是通过寻找其他的途径帮助孩子建立情感联结。
我们通常会发现孩子一旦融入了新的环境,就会忘记曾经悲伤的情绪。事实证明,孩子越能感觉到情感联结,就越能更好地处理与你不在一起的时间。
孩子对分离的恐惧来自于对陌生环境的未知。让孩子提前熟悉和了解陌生的环境 ,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在入园前提前带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对缓解孩子的入园压力是很有帮助的。
在告诉自己的孩子将要上幼儿园以后,我曾经带孩子去幼儿园玩过几次。而且那段时间我把所有关于幼儿园的绘本拿出来重新与孩子共读,目的是让孩子提前感受幼儿园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显然孩子从刚开始对幼儿园的排斥,变得已经开始期待上幼儿园了。
浣熊妈妈用智慧的魔法亲亲在孩子手上留下爱的印记,并告诉小浣熊:在你觉得孤单和想家的时候,这个亲亲会一直陪伴着你,并让你感觉到妈妈的爱。
要告诉孩子:即使爸爸妈妈不能一直陪伴在你身边,爸爸妈妈的爱会一直守护着你。
爸爸妈妈的爱,就是孩子安全感的依靠。当浣熊妈妈离家寻找食物,或者必须和小浣熊分开时,就会拉起小浣熊的手摩挲自己的脸颊,好让他仔细地闻一闻妈的气味。小浣熊最熟悉的妈妈的气味,就是他的情感联结。
以前每次读到这里,我和儿子我就会你一下、我一下地吻在对方的手心、鼻尖,模仿浣熊妈妈和小浣熊的魔法亲亲。 直到现在每次和妈妈分开,儿子都会主动要求我抱抱,并伸出小手轻轻地说“妈妈,魔法亲亲”。
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深深地动容。妈妈的爱帮助小浣熊获得安全感和勇气,并克服了上学的恐惧和不安。这激发出爱的力量,让小浣熊如法炮制妈妈的魔法亲亲,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我想起了今年暑假,儿子要单独回爷爷奶奶家待一个月,我特意和儿子读了另一本书《看不见的线》,暑假分离的那个月,每次视频儿子都会开心地告诉我:
“妈妈,我超级超级超级超级喜欢你,我的鼻子喜欢你,眼睛喜欢你,嘴巴喜欢你,我的屁屁也喜欢你,哪里都喜欢你!”
“妈妈,我和你之间有一根看不见的线,连着你和我!”
在平常的反复共读和细细滋养中,孩子已经明白魔法亲亲、看不见的线,就是爸爸妈妈的爱,爸爸妈妈的爱是看得见的,爸爸妈妈的爱永远存在!
当我们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爱的力量的时候,孩子的心中也会盈满爱,并带着爱的力量勇敢地迈向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