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的教子遗憾

撒切尔说过:

在我的世代,

没有女性会成为首相。

然而她做到了,

她成为了英国第一任女首相,

向人们证明了女人不但可以做到男人做的事,

还可以完成一些男人都无法做到的事。

撒切尔学习很努力,

但并不算有天赋,

成绩并不突出,

但却靠着刻苦学习考上了牛津大学。

年纪轻轻的撒切尔在25岁时,

就成为了保守党女性候选人。

在爱情上,

丈夫丹尼斯一直在撒切尔的身后默默的支持着她从政,

撒切尔获得了婚姻上的幸福,

在亲子关系上,

却是一位失败的母亲。

晚年的撒切尔曾坦言: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

我绝不会步入政坛,

因为我的家庭已经为我的从政之路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由于一直忙于政治活动,

撒切尔没有时间陪伴子女。

女儿与她的关系非常冷淡,

儿子虽然跟撒切尔的关系很亲密,

但儿子却一直不给她争气,

学习成绩差,

还依仗母亲的权势在学校里称王称霸,

连老师都不敢管。

儿子,

借着母亲的地位和妻子的钱财,

从事一系列冒险活动揽财。

最终,

因参与几内亚政变,

在南非被捕,

判4年监禁缓期执行,

并处以31.3万英镑罚金。

撒切尔闻讯立刻带着罚金去南非,

才把儿子捞回来。

撒切尔教子无方,

成了英国媒体公认的“母慈子败”的案例。

晚年的撒切尔饱受着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除了病痛摧毁了她身上铁娘子的烙印,

更可悲的是,

子女关系的冷淡与疏远。

弥留之际,

房间里放满了丈夫、

儿子、

女儿、

孙女和孙子的照片,

却没有一位至亲陪在身边,

陪伴她的只有医生和护士。

即便去世之后,

儿子和女儿也不愿意第一时间赶回来,打理撒切尔的后事。

但撒切尔这令人唏嘘的凄凉晚年,

又怨的了谁呢?

家怎么能够是没事可做时去的地方?

在本该需要关爱儿女的年代,

忽略了女儿,

最后得到的是女儿对她的冷漠,

又把泛滥的爱给了儿子,

儿子在她的溺爱之下,

成了“混世魔王”

“商业扒手”。

可惜,

撒切尔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才明白。(来自网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