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不喜欢读书,其实只有两个原因:①找不到自己真正想为之奋斗的东西;②即使知道,却不愿付诸行动。
1、工作VS读书:社会人的困境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4月23日刚刚过去,这天,刚好也是世界读书日。
这个节日最早是在1995年11月15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决议。按照维基百科的说法,之所以选择在4月23日,是因为这一天刚好是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还有其他著名文学大师辞世的日子。所以这一天也是对所有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所做出的世界范围内的敬意。
我们一直在倡导着读书是有用的。但据我的观察,只要有了一份工作,无论多么清闲,我们也将失去读书的动力。
最近同学在行政大楼找了一份兼职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帮老师在各种表格里录入数据。最近回来的时候,她看上去一脸疲惫。我好奇地问她怎么了。
“工作完太累了。”她回答。
“你这份工作不是只是兼职而已吗,论文怎么办?”虽然我对学校工作不是特别了解,但因为我自己也干过类似的工作,学校工作虽然琐碎,但录入数据而已,工作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的。而且即将面临毕业,我们也必须要加紧准备。
“虽然只是兼职,每天工作都需要八个小时,回来已经没有动力去看书了;的确工作不是那么累,但没事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坐在座位发呆,不知道应该干什么……对我来说,在单位工作了8个小时,回来还要继续工作,我的水平还没有那么高,两件工作只能够做一件。”
这就是社会人的困境:在我们看来,读书是一件很耗神的事情,是一件工作,因此有了工作的我们,又怎么有动力去进行另外一项工作呢?
互联网时代提供了新的可能,微博微信上大量的长文章,让我们能够在碎片时间里阅读到需要看大量的书才能知道的干货。相信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虽然我们没有时间看书,但看这些公众号的文章,多多少少也能从中得到相当于的读书的一丁点效果吧。
这种想法已经被很多人批判得体无完肤了。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一本书的思想需要和你的思想经过大量摩擦冲突,最后才能变成自己的思想,但当一本书经过写作者的重加工的过程中,书作者的思想已经被重新编码成文章写作者自己的思想。文章写作者传达的并不是书原本的观点,而是写作者自己的价值观。而我们更需要的,是思考方式,而不是价值观。
所以,我们可能读了1000篇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的文章,但思维上貌似没有什么长进,但如果看了10本书之后,我们会很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在灵魂深处的变化。
2、懒得读书:人类本能设下的障碍
不可否认,读书是一件很苦的事情。而且最近看了《罗辑思维》关于拖延症的一期节目之后我越发感受到,人们对读书的惰性,本质上和拖延症一样,是人类进化时所带来的遗传基因的障碍。
在远古时代,由于没有对食物储存的手段,因此远古的人类在获取食物之后,必须立刻把食物吃完,否则食物就会发霉发臭。随着人类的进化,这种机制就变成了人们对于利息的追求。所谓利息,指的就是付出代价之后所得到的收益。比如2个苹果,我可以今天一次性吃完,但我可以今天吃一个,剩下一个作为今天只吃一个的奖励,这就是利息。人类对于利息的渴求,直接导致了我们付出的成本必须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面收获成果。但读书的收益周期是很短的,我们很难看完之后立刻就能得到现实生活的反馈(常常还需要是正面的反馈)。因此我们常常看到,人们即使愿意去花时间去玩lol,看电视剧,也没有时间和心情坐下来看一本书。
而在工业时代,人们这种对读书的厌恶就更强了。除了读书的收益周期太长以外,读书目的的功利性也让我们本能地逃避读书与学习。以前的孩子读书,怀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志,而现在的人读书,更多地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以后少吃苦”。但这些目标都是家庭,是社会给我们的价值观念,而不是我们自己发自内心的追求。因此,人们不愿意读书就可以预见了。
3、读书的目的:回答自己的人生命题
对于读书的目的,我目前思考的结果,就是这个题目:读书,是回答自己的人生命题。
什么是人生命题呢?它是你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你努力向这个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你会不断地成长,而当你找到这个答案之后,我们的人生将会发生彻底的变化。
《明朝那些事儿》里提到了王阳明悟道的例子。王阳明深受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思想,认为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崇高道德,可以牺牲人类的所有欲望。但在一次与一位禅师的交流中他发现,天理与人心事实上是不能分开的。那”理“在哪里?这就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命题,但当他在龙场悟道之时,他的人生已经改变——作为中华文明史上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的发现者,他与孔子、孟子、朱子并列,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永垂不朽的大家。
当然,我们不一定会有像王阳明那么大的命题,但当我们心中存在着一个挥之难去的疑惑之时,读书往往是我们找到答案最快的方式。
4、读书的方法:要输入,也要输出
对于读书方法,已经有很多书和方法做出了介绍。在拙作《如何优雅地学习新媒体文章?》也已经也提到了读书的一些方法。
这里想着重谈一下读书的输出问题。
读书需要持续不断的输入,但也需要更加长久的输出。只有这样,人才能得到不断的成长。
互联网时代的有趣之处在于,互联网除了让我们知识观念输出的成本变得很低之外,但如果我们的输出能让人感受到你的热情,潜力,那么我们将能得到更多的资源,这些资源又将进一步帮助你输入更多的知识养分,又进一步制造更大的输出。
曾经看到一个网友分享的在40分钟内赚500元的故事。
先是定主题目标,然后找到这个领域的一些牛人,要么和他交流,要么去听他的分享。听完分享之后出一个这方面的书单,然后进行精读,产出几篇读书笔记,之后再系统的用微课的方式做分享。
分享的方式是开课前,以三元起底打赏,上不设限,但就是这样还有170多人打赏听他讲课,目前他已经做了5次分享,累积起来甚至赚了超过一千元。
我以为,这恰好说明了输出的重要性。互联网的存在让我们的输出能很快地得到市场的回馈。只要我们愿意去向社会输出点什么,随着我们分享的东西能让人感受到我们是在用心去做的,我们总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罗辑思维》看似主题混杂,但事实上看了很多期节目都是在围绕着几个宏大的命题:人类的未来会怎么样?,世界的未来会怎么样?,中国的未来会怎么样?罗胖每期分享的书本质上就是在围绕着这几个话题进行解答,他也乐此不疲。但当他用心去做的时候,人们看到更多地是他的涵养与专注。我觉得,这也是罗辑思维能做到这么火的原因吧。
总结
读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也许不读书,我们也可以活得很好。但读了书,我们才知道,如何才能活得更好。
让我们一起读书,
让我们一起成长。
参考资料
《明朝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