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分为可见的成长和不可见的成长。大多数人的成长是不可见的。毕竟,“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所以这个成长故事的安排是很好的,让我看见了成员的希望、盼望与渴望。
分部里那些我还不认识的伙伴:她们是没有多次见面经历的伙伴。从她们的故事里看到了渴望成长,却没有可具体描述的案例。于是,下学期分部的计划应该与我每周需要做的事情联系起来,做起来。
分部里那些默默在为大家贡献的伙伴:编辑组的、考核组的,如何让这些自认为“透明”的小伙伴跑到阳光下。需要为小伙伴创造机会。
分部里那些积极参与活动的伙伴,身兼数职,同时协调完成多项任务。包括自己的任务、需要协调完成的任务。
每一个人都不容易,每一个人都很努力,我们需要在努力前行的路上携手前行。
202305222 关于成长
今天看完分部的成长故事,疑惑与收获并存。
疑惑1:边缘化的感觉,不止一个人。如何将大家心中仅存的那星星之火汇聚在一起,虽不至于可以达到燎原的目的,但要让人觉得有所获。
疑惑2:可以做些什么?分部的老师最想收获的是什么?轻松的上课、简单的批改作业、学生有优秀的成绩、没有遇到烦心的事、期末有比别人多的奖状、绩效考核时有比别人多的奖金。针对这些,我能想到哪些招呢?
今早看的书里面有提到:从备课入手,应该包括作业,如何实现减负——整体性,如何提质——结构化;如何避免遇到烦心的事——换位思考,如果这是我的孩子?奖状和绩效——功利性心看起来重了些,但实际上这确实是我们在平时工作中一直在做的事情,我们缺的是如何将这些事记录下来。“熟能生巧”这词大家都知道,但是要做到,确实是需要勇气和毅力。于是,这可不可以当成科研的一个内容来做呢?
双减——单元整体——结构化实施——全方位覆盖
收获:渴望成长的人一大群,机会确只有那么一丢丢,如何创造更多、更广阔的平台让老师们动起来,让更多的人成长可见,让更多的人收获更多的奖状。
闭门造车是肯定不行了!是时候需要开门会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