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爸爸去哪儿3》第一期,总感觉要写点什么?关于孩子?关于家长?关于教育?这都不是我的初衷,因为这是我无法驾驭的话题,所以只想随心写点东西,题目就随意好了。
从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到目前第三季,一直都是它的忠实守护者,重要原因之一:孩子与父亲相处的真实记录。
对于一个电视镜头来说,画面里的主人公多多少少都会显现出不自然亦或是将自己包装成某个特定形象赢得观众们的喜爱,却忘乎了真实的自己。理所当然,《爸爸去哪儿》夹杂着各种商业元素,某些爸爸偶尔也会作一下,但将爸爸和孩子们的成长最大化地真实记录,我想这是《爸爸去哪儿》收视长红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似乎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多了一层隔阂。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流逝,我们愈发觉得人心叵测而更怀念孩童时期的那份简单自然。我们似乎喜欢戴上面具将自己裹藏起来,自欺欺人,找各种理由借口堆砌自己并向这个世界宣告,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人生:所谓工作的繁忙?所谓酒场朋友?所谓别人溢美之词对自己称赞?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称自己忙碌奔跑是为了内心充实,我们称自己努力为了活在别人眼里所谓的成功。而我们是否停下来倾听自己真实的声音?是否摘下面具做一个真性情的人?
我们常常会有一个疑问: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为什么我们的快乐越来越少了?我们好像都在迁就某种东西,可到头来却一无是处遍体鳞伤。世界丰富了,面临的选择多了?缺乏信仰,内心空洞?婚姻工作生活中的不安全感?为了那什么又不为那什么,那究竟为了什么?我们内心开始动摇,无知,迷茫,彷徨,麻木,却还要一意孤行地重蹈覆辙。
也许成长的时光教会了我们忘记。什么时候我们忘了开心就要笑?什么时候忘记疼了就要哭?什么时候我们忘了对自己想要的东西直接真实的表达?什么时候我们忘了尽情的玩耍打闹?什么时候我们内心真实情感变得僵硬?又是什么时候让我们看世界的态度变了?
于是我们开始向往复得返自然的那份释怀;我们开始向往孩童时期的天真烂漫;我们开始向往依靠着父母成长的安全感;我们开始向往细水长流日子里的幸福快乐。我们甚至恍然,原来日子还可以这么活着!
也许我们需要停下脚步,摘下自己的面具,倾听一下自己的声音,不为得失,只为真实的自己。
晚安
201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