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本对于任何教龄,任何年龄的人来看都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当我第一次读过,我被它强大的力量吸引,在以后的日子里,总是在觉得坚持不下去,想要放弃的时候,觉得我应该再继续努力,也许这本书,我无法跟别人去讲述它最贴切的表达,可是,它的能量一直住在了我的心底最深处。
时过半年,就再次重读这本书,已经没有了第一次读时的难搞,很多词语,很多句子都已经在之前细细地去研究过,以至于最基本的意思我都可以搞懂,不过这次再看,理解确实已经发生了改变,对它的理解一定更加深入了,因为它我更优秀,也因此,我对它的理解才能比以前更加深刻。
今天读这节《启发引领我们心灵的导师》,再一次剖析自己,我到底最擅长的是什么?是哪位启发引领引领的导师给予了我力量,当我只看题目时,我会问,这位导师是谁?或者是什么?
可是,再读过后发现启发引领我们心灵的导师,一定是我们作为学生时影响过我们的老师,可是,影响过的却不一定是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自身认同与完整的导师,如果不合适的时候,还会适得其反。
而我觉得,我的高中数学老师就一定是那个启发引领我的导师,普高时的我,就会被他的教学魅力所吸引,无论其他学科成绩怎样,上课状态怎样,数学课上我一定是那个积极的,认真听讲,活跃到不行的那个。
到了后来,转职高,正是这段时间的磨练,让我发现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所有的题目我可以全部讲给同学,那时候数学老师总会把任务交给我,做完题,讲题全部交给我。
以至于后来,我想做一名数学老师,想要把自己对数学的兴趣,带给更多的孩子,也让他们发现数学的奇妙。
就像帕尔默说的,当他到了中年后,发现没有可以引领他的人时,他转身成为了那个导师,我想我现在既是学生,又是导师。学生是因为我还需要向太多人学习,如何做一名好老师,而导师是因为我现在正影响着一批孩子们。
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并通过各种实践将自己的独特性发挥到最好的状态时,我们才会真正地找到自身认同与完整,才能让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值。
也许生命中那些直接引领我们的导师已然不记得是谁,可是我们现在任何的好与不好一定都是在启发引领我们心灵的导师的作用下产生的……学习的路还很久,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导师,让我们在发现自身完整的路上走得更深,走得更精。
读这一节内容,也让我发现了,不是我们教学技巧带来的更好的教学,而是教学技巧使自我的天资更好地表现出来,从而产生了好的教学。如果没有自我天资的表现,也许不存在优秀的教学。
真的是开心的一读。
另外添加一个小插曲,会有老师问,这本书这么难理解,又看不懂,为什么不找一本好理解一点的书来读?
因为这本书价值太高!当我们读完时一定会对我们自身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引发我们寻找更多的勇气,迎接更好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