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在学校参加了一场读书分享会,主讲者是学校心里中心的研究生学姐。她分享了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闲暇时间需要拜读的一本心理学书籍,里面的内容易懂,最喜欢第三夜和第四夜所谈论的态度和思想,看似简单,实则一直都在缺少的因素和一直没有达到的一种生活方式,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讨厌自己?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我们不是缺乏能力,缺乏的是改变的勇气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
说到就发生的各种事情而言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寻找,一是原因论:从我们过去的事情,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情---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无法改变。二是目的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大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
在我们一生中,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性格、观念等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所以很多时候面对一些问题,我们总是从父母的原因去分析我们遇到的某些事情。
从原因论入手的分析之后,我们需要明白重要的是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处世态度或者生活方式。
我们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自卑感,健全的自卑感来自于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自卑感来源于自己未达到期望定位而产生的失落。
每天所做的事情都可以由课题分离进行划分,有三大课题:交友、工作和爱。
认识到课题分离,我们要学会课题的分离,辨析选择它的最终结果是怎么样的,理清需要承担的后果。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获得自由。
做好被讨厌的准备,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