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 第二章:哪个社会好之两种“无政府”
艺凡:接前文,庄子的主张是什么呢?
易中天:无政府主义。
艺凡:这个是什么意思?
易中天:政府和领导最好没有。就算不能取消,也得等于没有。
艺凡:不要政府了?
易中天:前面说过,道家的观点,是无德才有德,不爱才有爱,越治越没治,越救越没救。因此,正如最好的社会不需要拯救,最好的管理、领导、统治,也应该形同虚设。
艺凡:为啥不要政府呢?
易中天:先说老子,老子从没说过不要政府,但主张政府不要作为。老子说,一个社会,禁忌越多,人民越穷;器械越多,国家越乱;技巧越好,怪事越甚;法令越明,盗贼越凶。天下大乱,就因为统治者太有作为。
艺凡:为什么有为呢?
易中天:多欲。一切作为都起源于欲望。多欲,就不知足。不知足,就瞎折腾。
艺凡:那怎么办?
易中天:寡欲,要做到寡欲,提出三不原则。第一,不选贤任能。因为只有不推崇贤能,人民没有学习榜样,才不会竞争。。第二,不器重宝物。因为只有不把奇珍异宝当回事,才不会有人想着来偷。第三,不炫耀可能引发和激起贪欲的东西。因为只有统治者自己不展示欲望,才能让人民清心寡欲。
艺凡:这东西也就老子能懂。
易中天:子不但要求统治者寡欲,而且希望他们弱智。因为统治者稀里糊涂,老百姓就纯朴敦厚。
艺凡:老百姓要糊涂,统治者要糊涂。
易中天:老子提出了他的愚民政策。具体地说就是:对于民众,要简化其思想,填饱其肚子,削弱其志向,强壮其身体,永远让民众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让自以为是的人不敢胡作非为。
艺凡:那人不就变成动物了吗?
易中天:正是。
艺凡:统治者能啥也不做吗?
易中天:行,老子说:统治者无所作为,老百姓就潜移默化;统治者喜欢清净,老百姓就走上正轨;统治者无所事事,老百姓就逐渐富裕;统治者清心寡欲,老百姓就善良纯朴。
艺凡:所以,君王不要自作多情,还是“无为而治”好。
易中天:实际上,君不治,则民自治;君无为,则民有为。因此老子的观点,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有政府,无作为;小政府,大社会。
艺凡:看来,老子并非真无为。他是不治而治,无为而无不为。那么此刻,墨子、老子、庄子,谁结出了果实?
易中天:老子。
艺凡:果实是谁?
易中天:韩非。且听下回分解,无为的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