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没有遇见这本书,我还是从前那个消极又爱抱怨的我,和我妈一样,而我讨厌这样的自己,放佛复制品一般的存在。有些人在生活当中不知不觉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受到周围人的影响逐渐看不清自己原本的样子,潜意识里也成为那个人,那个曾经讨厌的人。
我怀着感恩之心读完这本书,从来没有哪本书让我有值得阅读第二遍,而这本书做到了。我常想,假如我没有遇到这本书,我还是过去那个我,偶尔爱哭泣,消极,总想着是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他人带给我的伤害,才令我变成今天的样子。时不时还精神失常般再次去找心理医生。抑郁症让我反反复复,生活让我看不到希望。后来我看了本书才知道,原来,有些伤,我还放不下。
这是斯坦福大学最重要的一堂情绪管理课,作者吉姆丁克奇,在过去的41年的时间里一直致力研究能让人学会原谅的技巧,将情绪,精神,心理和身体等各方面结合起来帮助人们过得更幸福,更快乐。这个方法也使得他得到了自我解脱。自20世纪60年代起,作者的工作领域为传统健康和心理疗法;自2001年以来,作者在全美多所高校公开课,具有持续影响力。
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文字,而是平易近人的日常用语,书中还举例出常见的生活例子。很多人不了解原谅的意义,就像那些早已愈合了的伤口被人遗忘,内心的垃圾无人关注和打扫清理。
像打酱油一样,是生活必需品
原谅提高了我们对自我想法,意识,精神的把控与调节能力。原谅不是奢侈的“情操”,而是我们生命的必需品——摆脱不安,是我们继续社会角色,精神角色的深层核心,同时也是我们得以健康,快乐生活的内在保障。
原谅,和乐观一样的重要。唯有乐观才能得以继续生活下去,也唯有原谅,才能继续前行。
原谅是清除负面情绪重启生命能量的按钮,原谅会使人发生逆转,不管是生活中的事情,还是个人的身体情况,学会原谅会比别人享受更有质感的生命中的美好。
解开对原谅的误解,很多人会认为原谅就是没有底线,原谅他人就是懦弱的表现,或者原谅就是高大上就是和伤害我们的人和解哪怕自己很委屈。事实上在我们的文化中,这些都是、默认成为了价值观,然而它们并不是对的。所谓“原谅”就是要清走内心伤害自己的不安感,对自己和他人设定一条底线——一条保证自己安全的底线。
“原谅不是宽恕那些不负责任,伤害性的行为;也不是”把另一边脸转过去’的表面功夫,让我们扮演苦行僧或可怜虫的角色。原谅,就像是对旧帐的清理,让我们从过去的泥潭中解脱出来,得以享受当下。”
越有压力越不想要原谅。当大脑反应恰好是压力状态,那么“原谅”的行为就很难发生。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很多倒霉的事情会让我们的大脑陷入压力反应状态。即使时隔多年,再次想起那些不堪的回忆,恨意依然如滔滔江水般汹涌澎湃。虽然我们,真的努力忘记过去这些伤痛的回忆。而事实上,逃避对我们没有好处——不安感会潜伏在我们的意识层之下,负面地操控着我们的人生。那些我们没有原谅,没有解决的事件会让大脑陷入长期负面状态,从而让人生不断处于恶性循环之中——不断丢工作,被人甩,家庭破碎——让我们陷入绝望。但是,情况其实可以改变。原谅,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解决方法。
书中还浅显易懂的讲解了,为什么人总是在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为什么总是忍不住干坏事?如何去应对,改变这一切?书中的方法非常的接地气。比如,把不安写在纸上,只有写出来,心中的负面情绪才会浮出水面。哪怕是时隔多年的事件,如果一个事件让你持续不安,说明它从未治愈,写出来避免再次对身心造成侵害。
我很认同作者说的““原谅”像一阵清风,吹走了我们心中不安的愁云,让我们的头脑更加睿智。这份睿智将让你对生活做出每个决定都受益匪浅。”改编毕加索的一句话“原谅清澈了我们的灵魂,洗刷了日常生活的尘埃。”
书中写到如何证明自己的伤已经放下?像练习那样去做,把那些伤害你的人写出来,他们分别欠了你什么?以及他们的名字,你是否决定原谅?你是否真正的决定原谅是关键。不管原谅说的有多好,原谅的意义有多重要,最关键的还是你自己,是否真的决定原谅。面对这些问题,不要有敌对情绪,你内心和态度的小转变很重要。记住“原谅不能改变过去,但它可以扩展未来。”
生活中总是会到很对不顺心的事,个人,组织,公司,企业物业等等,如学会原谅就显得更重要。写的时候运用大卸八块分解法进行写,只有那些不安潜意识浮出水面,发现了它们,我们才有可能解决它们。否则这些不安感会以暴风雨姿势摧毁每天的生活。记住,生活中你以为的不是你以为的,学会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补充知识量,生活中出现很多常识不一定是对的。错误的常识也阻碍了我们更好的生活。比如错误1“那个人已经死了或者离开了,那么”原谅“也就没有必要了。”错误2“我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他了!所以也就没有原谅的必要了”错误3“如果我原谅了他,也就意味着我必须饶恕这个混蛋给我带来伤害的行为。”错误4“我试着去原谅,但我做不到”。错误5“我已经被气死了(或者难过死了),叫我怎么去原谅?”事实上,如果你真的想原谅,去做,那么学习原谅学非常有必要。很多时候为什么试着去原谅却做不到,很快又后悔,其实是原始脑活动引起的。错误6“想让我原谅他,他不配!”错误7“我不想原谅,是因为我不想旧事重提,我只想忘记这一切。”记住,没有原谅就没有未来,原谅就是把记忆的毒刺拔掉,让它不再危害你的整个人生。忘记曾经的伤害,并不是原谅,而是一种否定,这种否定带来负面结果会阴险地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错误8“我可以原谅,但他必须先道歉。”错误9“需要原谅的事情太多了,我承受不过来。”错误10“那个人还继续伤害我!让我们怎么原谅。”错误11“如果我原谅了他,他会再次伤害我的。”总结以上11种常识性的错误,你真的对“原谅”很了解吗?当你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它,你是否会发现原谅一个人并没有容易?其实,原谅并不是很为难,学会方法就很容易做到,运用“三步有效道歉法”可以做到让他人原谅你。另外原谅他人要做到,情绪的觉知,多层次的感觉。
原谅的重要性,鲁斯金博士曾在他的畅销著作《学会原谅》中,提到斯坦福大学的原谅项目,发现仅仅是一个原谅的念头,就足以让参与者的心理和情绪都更良好。原谅的课程已经证实有以下功效:1.改善人际关系,遇到新机会。2.加速个人成长,提高自信心。3.降低绝望,愤怒,紧张等负面情绪。4.更有同情心和正能量,生活品质提高。另外对心理疾病也有显著疗效。原谅学很有必要,为什么说是生活必需品?生活中对关系更愉快,对孩子大有好处,更能轻松应对婚姻和新关系。甚至研究发现,身体的老毛病也好了。另外的其他好处,就是生活充满希望,即使生活不完美,依然可以活出完美的态度。精神层次的饱满。什么是精神层次的饱满?就是找回生活的核心,爱和平喜悦。
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小伙伴,建议认真的读完本书。另外需要学习原谅学的更加要认真读。书中第二部分深入的讲解了我们复杂而又神奇的大脑究竟是如何运作的。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有很大情绪的人,旁观者永远也无法理解为何他的情绪波动很大?而我们往往看到的结局就是坏情绪导致的严重后果。“情绪是一辆很神奇的马车,你不知道它哪天抽风,就把你带到一个令人发指的境地——并且,这辆马车还总是冠之以爱的名义。”我们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父母,总是以打着爱的名义去爱孩子?
外在的世界如何影响我们的?改变我们的反应,首先是对大脑中信息库代码的改写,转变我们对生活的反应。我们会在“我们所理解的生活”之外,有另一种更为宽广的角度。你所理解的生活,并不是唯一的生活。如何重新梳理外界和总结内心的评判呢?作者介绍一种原谅初期阶段非常简单实用的方法——三封信的练习,第一封信伤信,写给伤害你的人,把你最想说的话,对他的恨意都一一写下来。其实伤信就是一封情绪信,写到你觉得爽为止。第二封信是反信,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把脚穿进对方的鞋子里。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如果你是他,当时的他会怎么做,会说什么样的话。第三封信是常人比较难做到的,就是感恩的信。你没有看错,就是感谢他人的伤害,你才能得以学会原谅和解脱。
《生活的处方》里有句话“原谅是给予爱的一种方式。它还比在说:”我现在决心放下你对我造成的一切伤害,我决心不再痛苦地活着;我决心去接受爱,和你无关。”
总而言之,原谅是一门学问,原谅不仅仅是对过去的释怀,还在于改变了陈旧思维的习惯。重新充满正能量面对生活。内心得到真正的安宁,运用我们生命的高级能力,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
记住按照书中的例子背后的练习操作,而不是读完本书就完了,书中的练习起到很大的疗效。只有学会放下,去原谅,才能让精神更饱满,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真正去治愈自己,找到生活的积极意义。
总结原谅疗法的5个阶段性步骤
步骤1.正视
步骤2.分类
步骤3.完成
步骤4.愈合
步骤5.转变
以上总结的步骤,你将会在生活中运用到。每个人活到中年,老年或多或少经历过一些事情,有些事特别让你有怨恨的情绪,只是有些人选择可以遗忘,有些人则选择闭口不谈,但是这些受的伤不去清理,久而久之就会积怨成为负面情绪爆发出来。
人之所以是人,是拥有高级的思考能力,但多数人都是用原始脑生活着,处理着事情。学习是件反人性的事,而我们要做的是成为更好的人,进化到更高级的人。
所以当我看到书中的那些熟悉的话语特别的有同感“那个混蛋还没有道歉,还没有意识他的错误对我造成的伤害,我凭什么原谅他?原谅这么难,我做不到。”当我发现自己越是不去原谅就会越有积怨的情绪,时不时在某时某地爆发出来。而我并不想成为讨厌的自己。更不想让混蛋知道我越活越失败,我甚至要让他们看到对我造成的伤害,我选择重生,选择活得更好。
那些人带给我的伤
最初带给我的伤害应该是我妈妈了。早在我小学时候,她那会脾气很暴躁,特别的消极,爱抱怨。从小我就会替妈妈分担做家务,只是,如果我做的令我妈不满意,就会遭来一顿臭骂和挨打。很多时候,我只是静静地看着我妈一个人在劳作,在田地里辛苦的留下一行行的汗水,嘴里不断的臭骂我爸是混蛋,一点也不会帮忙。时间久后,她积压心中的怨气多了,就找机会和我爸吵架,尽管我爸一再提醒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影响不好。但是我妈就像个孩子,吵架输了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吃饭。有时候吵架输了说不过,就生气的说要离家出走出去打工。然后,后面都没有下文。这样断断续续的争吵持续了二十多年。
直到我外出读大学,与舍友相处才发现如此的困难,不仅不受欢迎,也是特别的自卑,敏感,对他人的话语很敏感,似乎指的就是自己。那会的情绪已经严重到自闭,焦虑不安使得我不断的失眠,直到查出有中度的抑郁症。不善言语的我就这样被深深的毒害,即使谈恋爱也是患得患失的状态。此前我发现自己正走向母亲的老路,变得敏感,易躁动,自卑和消极。
此后经过漫长的两年时间治疗慢慢走出抑郁,也开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此后对心理学更加深研。如果不是对情绪有知觉能力,我想,能做到治愈之后重新开启新生活是不容易的。
我遇见太多的人,对情绪没有知觉的能力,不懂管理自己的情绪的,一辈子走父母的老路,就是父母的模版刻出来的模样,不懂重新去调整方向开启新生活的人太多了。学会原谅有三种人是;结了婚的人,和女人,还有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果身为女人还是没有办法做到原谅,试着去学习吧。我是通过后天学习才慢慢学会放下,学习原谅的。如果我不是后天学习去原谅,我想我还在悔恨母亲对我造成的伤害中。
那些伤对我的影响,由于小时候总是受到母亲消极的影响,加上做不好事情总是被指责,小时候无力反抗,即使有不满和怨气也是憋在心里。工作后,我发现我声音天生带有沙哑,而每一次重要上台时刻,我就会发挥失常。我突然意识到或许不是声带的问题,而是小时候的伤害刻在了身体里。因为不管自己怎么调整,就是没有办法发挥正常,有时甚至严重到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字。那些声音卡在喉咙里,如同小时候的抑郁都记在了身体里,只要一紧张,我身体就全身发抖,连声音也失声。心理学这么解释,所有的伤害,身体会记住。
我妈对我的影响除了在工作方面,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我妈总是很任性,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总是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人是错的,追求所谓的公平。在婚姻生活里怨气特别的重,想要有人分担她的痛苦和家务事,不说出口却又指望他人理解。那会我第一次谈对象,同居一段时间后,一直在抱怨声中生活,看不顺眼对方,觉得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操劳,而对这样的生活感到窒息。尤其是和对方好好说话,对方并没有认真听的时候,我就会歇斯底里的咆哮。也不是多大的事情,生活的一地鸡毛都能让我不满对方。此后我从自己生活里看到我妈的影子。
多年后,我还是有怨气的,有次和友人聊天,聊到读的是哪个大学毕业的,我蹦出一句话“我恨死他了。”这句话出乎我意料,原来我心底里一直过不去的坎就是怨恨,我恨他对我造成的影响,成为现在对现状不满的我。如果不是高中时期贪玩谈恋爱,遇上他,可能之后的历史就会改写。可偏是他粘人又烦人,让我在紧张的高中复习阶段每个星期去陪他,让我每天打电话给他熬上个小时的电话粥,他对电话费的飙升是无感觉的,有的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和他在一起就是很明显的错误,而这样的错误我持续了多年。如果不是和他在一起,今天的我会不会是考上了另外好的大学,过着另外的生活?我对他是有怨气的。
前段时间看到《那些伤》之后按照里面的练习写下了长长的伤信,然后就是反信,选择在6年后的今天彻底的原谅他,忘记他所做对我造成的伤害。我想我不应该忘记,忘记就是否认过去,而真正的原谅是学会正视过去。
我还用同样的方式写了今年来遭到的不幸。被网友欺骗感情和金钱,被微商坑钱,被前男友伤害抛弃下已怀有身孕的我。所有这一些选择原谅谈何容易?经过了大半年的时间沉淀,我选择了原谅!原谅骗子骗走了我的钱,原谅对感情不负责任的男人无情的离去,总之所有能写的都写下来。
所有的都出自一个目的,就是让自己活得更好,活在积极的心态里。
除了原谅,我还时常怀有感恩之心。唯有感恩之心才让我现在的生活时时充满希望和惊喜,多亏那些日子的感恩。我想之后的婚姻不幸以及遇见的都不是良人,让我开始反思,其实最大的原因还是我看待世界的方式出现了问题,内心的活动就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感恩,所有发生的事情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妈带给我的伤
我妈也是个有怨气的女人,对我爸的不满都表现在脸上。后来我才知道,不是所有的女人生了孩子都会是好妈妈。不是所有的妈妈都会教育孩子。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说,研究表示,有三种人最懂的原谅:结了婚的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有就是女人。很不巧,我妈是结了婚的女人,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身为女人她却很不懂原谅,或许她就是个例外。
我妈出生在 一个挺复杂的家庭,外婆带着女儿改嫁,外公原本也带有一个儿子,所以她在一个重组家庭出生,后来外婆生下七个女儿,我妈是排第六,也是比较小的那个孩子。从我妈的身上很少听到关于她家庭的故事,偶尔听到的是,外婆在她小的时候带出奔波劳碌,吃了很多苦头,不听话就被敲打,从小也受了很多委屈,大概是很少得到父爱和母爱,我妈对我的感情也是十分的寡淡,我和我妈母女一场,缘分却像是隔着一条大河。
我妈是不亲近子女的,对女儿儿子都不是很亲热。别的孩子可以在妈妈怀里撒娇或说说心理话,但,我对我妈的印象是,躲得远远的。从不敢和我妈说话,印象当中她说话很大声,动不动就拿孩子当出气筒。我妈做事情特别的没有耐心,她是会缝纫机的,按照书里的描写都是贤惠的妻子呢,但她一旦做不好一件衣服,就显得很烦躁,就会自顾自的骂骂咧咧。有时做家务活,还是不是抱怨几声。让我找个灯泡,我找了很久,直接臭骂我眼睛大得像个灯泡却眼瞎得都看不见。要是听见打破碗的声音,立马警觉起来,开始骂我没有,没有出息。连做一件事情都做不好。即使是这样,我还是愿意在走路时候牵妈妈的手,挽着她的手肘,有次她很生气的甩开了我的手,也不说原因,从此后我害怕极了。
在生活中,我妈并不是个智者,也不是我认为的贤妻良母。我妈对生活处处不满,都体现在了她那张脸上,从扫地,开灯这样的小事情,她都能长篇大论,联想到未来种种,甚至上升到了,怎么嫁给这样一个人?在这样一个家庭生活,怎么累死累活都没有人疼?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多少,都没有人懂?于是又是老样子叹气,嘟哝,骂骂咧咧。我妈那会特别的消极和愤怒。
生活在这样家庭里,我受我妈的影响最大,有时候总是说着让爸爸伤心的气话,有时候是和男朋友吵架的任性,有时候是对女友的冷漠,对舍友关系的紧张,容易嫉妒和自卑。
我妈不仅对我爸不满,还上升到了对家族的不满,有一次,我嫂子在微信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妈到底有多大的怨气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清明节,她在众多亲戚面前做的事情,让我对她失望至极。长期的心理抱怨已上升为里行为上的报复。我特别能理解我妈变成这样,从小她得到父爱母爱很少,结婚后,想要得到丈夫的爱更多,可惜,丈夫长期在外奔波,又是个大男子主义,不懂体贴女人,这样的她积怨太多,而她试图去做出那样的行为就是想引起他人的注意,想要得到重视,想要索取他人的关爱。我妈带我和我哥这两个孩子特别的不容易,那些苦日子是怎么过来的,唯有她知道。她不懂人情往来,和身边的人永远搞不好关系,对丈夫总是冷嘲热讽。我都看在眼里,却无法改变她,此后我看着她一步步走向火炕。
后来,我和我爸走得比较近,我爸太了解我妈为人里,在她吵架时候,总是忍气吞声,默默不说话,如果换做另一个人,早就把那股火点燃了。我爸安慰我说别理你妈,她就那样,死性难改,几个姐姐也是这样,看看姨妈们就知道他们的脾气了。顽固不化,又爱指责他人。此后我也不再试图改变她。身边的亲人也有在试着教她一些做人道理,让她能成长一些,可是才过两天又反弹回了老样子。
她的性格是她的命运,没有找到渡她的人,她会一直永远如此。我多希望我是那个渡她的人。大学时期我生病了,抑郁症加上乳腺纤维瘤,做手术的那些天,才让这个家稍微的缓和,我妈也特意和我走得很近,一直在医院陪同着我。后来的后来,我妈一直关注我的身体情况,也很少发脾气,很少再抱怨了。都说家庭里孩子一生病一定是家庭出现了问题。前后两次躺在医院看着头发大把大把的掉那会,我开始明白了,我用生病这样的方式默默的为这个家流泪。
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我妈能变好。我和我爸常说,你不要试图去改变任何人,你改变不了他人的。就是指希望爸爸不要改变妈妈,任何人都改变不了别人,除非她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愿意改变。而我爸也是明白人,他从未试图改变我妈,这几十年来,每一次都容忍我妈。有次我妈拿着手指我爸的鼻子,我爸都默默不做声,骂着窝囊,木瓜脑难听的话,我在旁边实在忍无可忍,我看着我爸,一个男人究竟有有多大的忍耐性才能做到这一点。我爸在我小时候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牛就是牛,牵到北京还是一头牛。”就是指一个生命不会因为外在的环境而改变,它还是有它原来的样子。就像,我妈,大家都希望她能变温柔一些,和气一些,好一些。这是大家的心愿。可她自己不改变,环境是改变不了人的。我多么希望此后环境能稍稍对她产生一些影响。所以看完本书我在思考面对我妈的怨气,我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说服她?怎么说才能让她与同舟共济几十年的枕边人和解?怎么说服才能让一个农村妇女真正的与自己和解?重要的是,怎么才能让她真正的原谅我爸曾经的所做一切?最最重要的是不想她再带着怨恨度过下半生了。
妈妈,我想对你说,你很固执,固守着自己就是对的一方。都说“公说公有礼理,婆说婆有理”。对于你的事情,(我爸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卖了外公家的地)我也觉得十分的不公平,站在你的角度,我觉得太不公平了,可是如今过去的事情了能翻篇的就翻过去吧,其实天底下哪有什么绝对的标准公平或不公平,我们认为的不公平,只是从我们的角度提出对这件事的看法,别人是否这样看,我们可说不定。
“不公平”的想法,从我们还是个小孩起就在心里存在,从未消失。虽然很多时候,我们认为事情的事实和逻辑都再清楚不过——事实就是如此,就是对方做得不对嘛。可事实上,对方真的很难跟你想的一样。我们让自己憋了一肚子负面情绪,而实际呢?对方根本没有办法感同身受,受伤的永远是自己,妈妈,不要再拿他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了。学会原谅吧,好好的享受当下,不要再带着恨意进入生命的晚年。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这句话永远是真理。在这种逻辑之下,怨恨和不满是 不可避免的。公平,其实都是我们自己心中的公平。
你对那些伤,固执的不肯放下,实际上就像那个中箭的人非要等到射箭的人要复仇一样。等待的最后是自己的伤口被感染,距离死亡接近,最后伤的是自己,这是自己做出的选择所要承担的责任,还是射箭人所要承担的责任?
我看着我妈正在变成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还在世的时候也是带着怨气过完这一生,我仿佛看到了她终老的样子。 没有人能改变得了他人,就像我也试图改变我妈。但最后却看着她在怨气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而我显得无能为力。
《那些伤》里有句话,“弱者从来不懂原谅,原谅是强者的特质。”生活中,作为弱者太容易了,而真正的强者少之又少。
我不能做些什么,亦不能改变她人,我能做到的就是学会原谅。我原谅了我妈的不完美,我原谅我妈在儿时对我的伤害。原谅了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
我曾经说过:“我妈再怎么不好,她也是我妈。”
那个死在异国的女儿
原谅,就是我放弃去伤害你的权利,尽管你曾经伤害过我。
此时我想到了江歌的妈妈,一个女人用数年的时间为女儿的死打官司,为的就是处死原本与她女儿一点关系也没有的杀人凶手。
我在书中读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艾米姑娘的故事。这件事发生在1993年的南非,当时南非正在进行非常严重的种族隔离斗争,一个年轻的黑人小伙子杀了一个叫艾米贝的白人姑娘——这是一个从美国来的获得罗德奖学金的交换生。姑娘的爸妈伤心欲绝,从美国飞过来,见到了这个杀死了自己女儿的凶手,然而,这对老年丧女的夫妇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竟然在法庭上原谅了这个小伙子。这对夫妇之所以选择原谅,是因为爱女儿,同时也是实现艾米的减少种族仇恨的愿望。希望此后能继续女儿的遗志,正是这一点,让这对夫妇找到了支撑他们原谅的意义。
可现实中多少人会真正做到原谅啊,何况是一个杀了心爱的孩子的凶手,原谅谈何容易。这是多么撕心裂肺歇斯底里的妈妈,让她做到真的除了勇气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都说杀人偿命”都是古人传过来的说法,如果这样继续“偿命”冤冤相报何时了?
很多生活的常识未必都是对的。唯有放下怨恨,才能更好的继续前行。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怨气,对生活,对家庭,对同事等等的怨气,只是没有人会真正停下脚步去学习原谅。原谅真是一门学问,都说生活是修行,我们都是生活的苦行僧。而如何活得好,确实需要智慧。
所以,如何生活的更好,生活的更艺术一些,学会原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