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的梨乡,连阡接陌的梨花,覆盖着千村百乡的广袤大地,如皑皑白雪,似渺渺轻烟,漫步于梨花树下,使人飘飘若仙。
明媚的春光里,让我们抛开这些忙碌和喧嚣,找回那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回归自然,走进梨园,你会发现春天是那么美丽,是那么令人欣喜。
梨花之白到底应归属于哪种白?恐怕只能归之于一种白—梨花白:一种独特的白色,一种不可替代的白色,一种超凡脱俗的白色,一种只能用眼睛和心灵去感受却不能用文明语言和现代科技表达的白色。不亲眼享受梨花的白色,你永远也感悟不到“梨花白”的微妙。
梨花都随时随地为人盛开,有花团锦簇、洁白如雪的壮观,有随风飘零、满目破碎的凄凉,也有沐浴朗月、临溪绽放的高洁……凡此种种,千姿百态,意趣万千,构成了一个充满奇情异彩的艺术世界。淡白色的小花,有好多片花瓣儿,花瓣环抱着细绒花蕊,顶端戴着顶顶红色的小帽子,好像是悠闲、漂亮的“睡美人”。有的花瓣已全部开放,像小姑娘的笑脸;有的只张开几片,像害羞女孩子的脸庞;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饱胀得像要裂开似的。徜徉在花海中,一树有一树的风采;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一树梨花,沐浴着朗朗月光,静听潺潺溪水,象亭亭玉立的仙女,笑容可掬,姿态可亲。白到底可以分成多少色?没有人说得清,浅白、银白、粉白、青白、雪白、奶白、月白、牙白…
其实,梨花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其素淡的芳姿及淡雅的清香更是博得诗人的推崇。
诗人岑参写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更是惟妙惟肖地写出梨花的神韵。把送别友人的伤感借梨花盛开转化为浪漫与温馨;苏东坡的“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堂”,白居易的“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都是梨花的咏叹。在这些浪漫诗人的妙笔之下,梨花的纯美无暇被淋漓地展示出来。成为千古佳句,流传至今,让我们也领略了古文的魅力。
自古人们爱梨花,我想不只是梨花的冰肌雪颜,淡雅宜人,更多的是梨花出尘的气质,敛凝的品格,“花中奇绝”,就是在花的骨中,花的魂中。
一树梨花,一段风月,这里的每一处客栈,每一座庭院,每一条小溪,每一缕春风,都有一段故事,都有一颗心灵,就那么静静地凝固在唐诗的意境里。它默默地等候你的到来,等你来静静地聆听,细细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