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学校”是畸形文化
文/何池歆 2015.08.26
在新华网看到一篇描述乡村学校的文章,提到乡村底层的“反学校”文化,和乡村教师从物质到精神的贫穷。看得我心痛,并感同身受。这现象我关注很久了,却善良地以为那只是存在于极少数农村。
多数城里的老师,恐怕打死都不明白什么是学生的“反学校”文化现象。我上个月去黔东南,当地教育工作者就向我介绍了这种畸形的文化,不但存在于学校内,还在周边社会蔓延扩散。外出打工的农民有了钱就盖房子,而不重视孩子读书。
农村老师的寒酸形象,让学生觉得读书无用,还不如我那没文化的爸妈做小工收入高。农村老师的“坚守”造成了信息闭塞、知识僵化和技能低下;而学生的知识面和对现代信息技能的掌握逐渐超过了老师,或不能从老师身上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老师在学生和家长中的高大上地位开始动摇。
太多“熊孩子”成心就是冲着老师来的,凡事偏偏跟老师拧着干。乡村教师上课,要用过半的时间来强调纪律、控制课堂秩序,组织教学花费太多精力,课堂效果打了很大折扣。在不少农村学校,经常会出现“睡觉课”,就是老师干脆带学生睡觉,别闹事别捣乱,能安心睡觉就谢天谢地。另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规模似乎在扩大,全社会非常关注这个群体。受到种种压力,教育部门对此如履薄冰,学校和教师拿不出有效办法破解这一难题。说不得,催不得,老虎屁股摸不得。
这一切,催生了“反学校”畸形文化,这也是教育欠发达地区不断新增文盲的根源。其典型的表征就是,农村教师已经失去了魅力,农村老师在学生眼中不再具备偶像意义,农村教师已经失去了权威,农村教师的形象甚至都不再正面,听老师的不如听爸妈的。而在以前,或者在一个教育发达、文明程度高的社会中,学生一定是听老师话,而不听家长话的——这种师表生态下,老师的话相当于“圣旨”,家长的话远没有老师的话管用。
城乡教育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仅仅是校舍、设施、器材等硬件吗?调查发现,西部学校很多条件相当不错,篮球架好多是玻璃钢的。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奇勇向我介绍说,在澳洲,很多名校的篮球架就是普通木头的,校舍很旧很古老,设施很朴素,学校的质量是落实在教师身上的。
所以说,城乡教育的差距主要反映在教师队伍身上。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有很大差距,他们的工作状况甚至生存状况有很大差距,他们所面对的教育小环境甚至社会大环境有很大差距。“反学校”现象的滋生,证明农村教师的处境苦不堪言。解决教师身上的所有问题,就解决了学校的主要问题,解决了教育的主要问题。
如果,老师都不像老师,老师都没了老师样子,老师失去了权威和偶像意义,最后导致了“反学校”文化出现,那么这个民族的教育在走下坡路。
关注教师群体,促进教师成长,关心教师生活,改变教师命运。这才是教育改革中最大的一步棋,可是这步棋的步调一直太慢。总是把钱花在死的东西上,而没有花在活人身上。改变中国教育,一定得从改变教师入手。让教师成为这个社会收入最高、地位最高、威信最高、水平最高、素质最高的人;让“教师”成为这个社会最高贵、最令人羡慕的职业;让全社会争相当老师,让社会精英愿意当老师,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随便便当老师。如此,教育怎么可能上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