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8.12不谦虚的人,注定无所大成!

第12章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三年学:意为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孔子收学生从15岁开始(束修以上),三年为一个学习阶段。

不至于:没有达到的意思,

谷:河谷或者山谷,象形字。《说文解字》:“谷,泉出通川为谷。从水半见,出於口。”两高山间流水道是谷之范式。如《楚辞-招魂》:“川谷径复”。谷也指水流,如《墨子》:“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

谷也指水流会聚的地方 。如:谷王(江海的别称)。

  谷也是一种中医学术语,如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为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被称为谷溪。

  谷也通“鞫”(ju),指困穷。引申为困境,如《诗·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由于“谷”是地势最低的地方,所以谷被引申为低姿态、谦虚等意,如“虚怀若谷”。又如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说:“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有一个“穀”字常和“谷”混用,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说文解字》:“谷,绩也。百谷之总名。从禾、㱿声。如“五谷丰登”。现在“穀”被弃用,统一写作“谷”。

不易得:不容易、很难再学到知识。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经过多年的学习之后,还达不到虚怀若谷的境界,就很难再学到更多知识了。”

  南宋大儒、理学大师朱熹对本文的理解截然不同,他认为“至”应该是“志”的通假字,“谷”代表俸禄,全文理解为孔子在感慨:“学了三年还不想拿朝廷俸禄的人,是很难得的。”后学者都不假思索地沿用这一说法,这样理解正确吗?答案是否定的!

  1,《论语》中多次出现“志于”,或者“志”,比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又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为何只有在这里需要用“至”来代替“志”呢?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至于”和“志于”只有一字之差,意义却差之千里。

  2,孔子的教学就是要为社会服务、追求俸禄的,他的大部分弟子都成为了社会精英。孔子没必要做出这样很失望、无奈的感慨。

  孔子认为,人一定要谦虚才能进步,《尚书-大禹谟》有云:“满招损,谦受益”。人经过多年的学习之后,如果还不懂谦虚,那么他的学习有问题。因为人学得越多,见识就越广,就会越觉得自己渺小,内心会越来越谦卑。

  学习一定要多问、多请教、多和别人交流,不能关起门来闭门造车,《礼记-学记》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有些人,自己没文化,却看不起有文化的人,以没文化为荣,这样的人不可能会有什么成就的。

谦虚好学,清廉爱民的杨时

    北宋时期的福建属于“路”的行政建制,整个福建路山高林密,人口稀少,野兽出没频繁,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福建风景秀丽,水路发达,老虎经常袭扰百姓……

    然而这个地方却人才辈出,整个北宋时期,福建路就出了14个宰相,有忠臣李纲,有奸臣蔡京,有作《洗冤录》的宋慈,有神童蔡伯俙,有改革派章惇、吕俊卿,有保守派郑侠,有民间史学家郑樵,有词人柳永。

  福建每年中进士、状元的人数都在全国排名数一数二。福建莆田一林氏家族曾在唐宋两代出过九个儿子都当州牧的盛况,被称为“唐九牧林”、“宋九牧林”。

    福建路汀州府的武平县曾有“钟氏三兄弟”都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朝廷高官,他们有14个儿子,13个中进士,还有一个中举人。福建被称为有福之地。

  南宋初,“二程洛学”入闽,闽学创始。南宋绍兴至淳熙年间,福建人朱熹对北宋以来的理学思潮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闽学发展成熟。

  洛学入闽离不开一个叫杨时的人,高中进士的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千里迢迢,爬山涉水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

    程颢去世后,杨时又在洛阳伊川县鸣皋镇,求学于其弟程颐所建的伊皋书院(后改名为伊川书院)。

    杨时将自己毕生所学的“二程”洛学传播至东南等广大地区,在“二程”和朱熹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闽学及其思想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理学南传及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被后世尊为“闽学鼻祖”。

    杨时出生于北宋福建路的南剑州将乐县(今福建三明市将乐县),少年幼时在将乐县含云寺攻读佛学,后又在杨希旦的“西斋”读儒学。他八岁能赋诗,九岁能作赋。被人称为“神童”。

    十五岁时,杨时在邵武游学有名声。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23岁的杨时进士及第。中进士后,杨时被授予汀州司户参军。但杨时以病为由没有赴任,专心研究理学,著《列子解》。

    杨时28岁时,在徐州司法任上辞职,专门投于洛阳学者程颢门下,研习理学,与游酢(今福建建阳市人,书法家,理学家)、吕大临(金石学家,字与叔。今陕西蓝田人,“蓝田四吕”之一),谢良佐(官员,学者,今河南上蔡人)成为程门四大弟子。

    程颢曾说:“杨时学起来最为轻松,一点就通。”当时程颢的弟弟程颐从涪陵讲学归来,听程颢提起程颐的故事,也十分称赞,杨时学成回归时,程颢目送他远去,曾感慨地说:“吾道南矣”!意思就是我的道学思想会向南发扬光大了吧!”

  元丰八年(1085年),杨时听说老师程颢去世。杨时设灵位并于寝门大哭,作有哀辞。并在今江苏无锡建“道南祠”以纪念。

    元祐八年(1093年),杨时41岁时赴浏阳知县途中,专门绕道洛阳,投入伊川书院的程灏弟弟程颐门下。

    杨时对理学已有相当造诣,但是,他仍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勤奋好学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有一次,和杨时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是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众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又与罗从彦(豫章学派创始人,今福建南平延平区人)、李侗(杨时弟子,朱熹的老师,今福建南平市人)并称为“南剑三先生”。

  现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解放东路867号的“东林书院”就是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所以又名“龟山书院。”

    公元1604年,明代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

    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明代朝廷的文人集团被称为“东林党”源于此。

    杨时不但学问高,为官也非常清廉,绍圣元年(1094年),杨时到浏阳任知县。任职四年,救饥荒,行仁政,深受百姓爱戴。

  浏阳偏居湘东,开化较晚,文化教育落后。据记载,杨时任知县时在浏阳城南讲学论道,传播理学,很多士子向他问学。

    崇宁五年(1106年),杨时奉敕差充对读官,转授浙江余杭县知县。奸相蔡京借口“便民”,实际上是为其母筑坟圈地。杨时不畏权贵,坚决抵制其害民之举;并且揭露和批评蔡京专权、暴政虐民的罪行。

    奸臣蔡京、童贯、朱勔、王黼等为了迎合宋徽宗,大肆搜刮民间奇珍异宝,建龙德宫。仅朱勐主持的苏杭应奉局,用来运送奇花异石的船只就多达2400多艘。

    朱勐之流还乘机敲诈勒索,大发横财。百姓怨声载道。杨时对他们的行径深恶痛绝。

    宣和六年(1124年),经张舜民(文学家、画家、诗人陈师道姐夫,今陕西彬县人)推举,徽宗召杨时为秘书郎。杨时上书《与执政论时事札子》,建言十件大事。但因当时奸臣当道,杨时的建议未被采纳。

    杨时听闻金军南侵,连上两疏,提出“严为守备”、“收人心为先”等建言。

    杨时不惧强权,公然斥责童贯:“他为三路大帅,敌军已经打到了边境,丢下军队叛逃,即使诛及子孙都还死有余辜,而朝廷却对他的罪行置之不理。

    建炎四年(1130年),杨时以年事已高为由请求告老。高宗封他为朝请大夫,仍任龙图阁直学士,并赐他官绢200疋、白银300两,以养天年。

    杨时推辞说:“我只请求陛下给我的家乡福建施舍恩惠,不再有赋税和地租”。高宗准奏,从今以后福建路豁免租赋,以示优待。

    杨时回到家乡后,生活十分俭朴。吃的都是蔬食,却都觉得十分可口,也从来没有挑剔;既然住的都是破旧的房屋,但并没有对其他同僚的宅院感到羡慕而追求安逸。”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杨时辞世,终年83岁,葬于福建将乐水南乌石山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921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63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9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3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33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4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9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67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0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9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24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8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08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7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