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电视《开端》,用一个新颖的叙事方式,讲了一个深刻的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关于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虽然不是拳拳到肉,却是字字诛心啊!
一、《开端》炸车的原因是……
凡事有过必有因。那对造炸弹想、炸公交车的夫妻,因为女儿的死没有得到公正的结果,而且女儿因强行下车,出了车祸死了。视频在网上发酵,被很多人网暴,这让这对夫妻的怨恨加剧。自己调查无果,于是他们谋划四年,最后用炸死全车人的方式,为女儿报仇。
对事情起到关键影响的,一方面他们认为坏人没有被揪出来,他们觉得女儿死得冤枉;另一方面,女儿车祸视频在网上疯传,并被网暴,他们内心被深深刺痛。
今天,我想专门聊聊网暴!
近几年,网暴事件时有发生。让人破防的两件事,一个是那个想吃草莓的男孩的事,另一个是刘学州的事。
据说,那个想吃草莓的男孩死后,仍然有人在骂他是作秀,作假什么的,说他自己不找个工作,不劳动,博取大家同情什么的,看得人非常生气!
但凡了解一下事实报道,也说不出这种没有根据的话!
而那些键盘侠在骂的时候,根本不管事实真相如何,盲目站队,“闭眼”喷人,恶意揣测,那些脏话,那些诅咒,真的是杀人于无形!
我们每个人都渴求社会的认同、肯定、赞美等,而这些网暴者,恰恰是在我们的心上插刀。因为我们很难做到不介意别人的看法,
而大量的辱骂,必然导致受害者心理防线崩溃,产生自我怀疑,进而陷入抑郁,严重者会自杀!记得那个被快递员冤枉的女子,视频在网上疯传,大量键盘侠辱骂,后来陷入抑郁,而已经对父母的态度感到绝望的刘学州,在被网暴时,更是选择了自杀!令人痛心!
二、网暴背后的原因
很多人在网络上,总是以上帝视角,评判人物,似乎他们从不犯错。
有的人,自以为是正义,其实,你以为自己是正义的,别人也以为自己是正义的。那么谁来判定谁是正义的呢?
说到底,只要跟自己意见或者标准不同的,不喜欢的,很多人就会去反驳,甚至批判指责。
而最让人觉察不到的是,当你在指责辱骂别人网暴的时候,自己是不是也成了网暴别人中的一员呢?
《开端》中,有个令人痛心的片段。司机王德兴去公交车公司应聘的时候,他们根本不记得他了,而这时候距离她女儿死,不过是四个多月。
事件过后,那些网暴者一哄而散。大多数人都回归自己的正常生活,没有多少人记得发生过什么。而被网暴者却陷入长久的悲痛和抑郁,无法正常生活。
更有甚者,某些新闻媒体带头错误引导。刘学州的案子,短短十余载,饱经风雨,被父母伤到绝望,更被网友们“无形的刀”杀死。其中就有“心惊报”这样的垃圾媒体的恶意引导,导致他被网暴!
作为新闻人,该有的职业操守呢?实事求是的调查精神呢?不人云亦云、断章取义的求真精神呢?只求吸引人眼球,无下限地博取关注度和流量。这样的路,真的不会翻车吗?真的当所有人都是傻子吗?长此以往,必将反噬!
一个新闻媒体,不顾及自己的信誉,新闻的职业操守,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人血馒头好吃吗?
新闻人,不是更应该有思想、有立场,有职业操守吗?
而且据说他们已经不止一次这样干了!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故意带节奏指向“女司机”,挑起男女对立。
采访国内仅有的慰安妇受害者,在对方拒绝的情况下,故意曝光具体照片,住址。
千方百计挖东北性侵受害者汤兰兰个人隐私,急着在网上曝光。
疫情期间恶意解读防疫专家吴尊友的话,制造社会恐慌。还被团中央点名。
种种行为,令人不耻!
希望这种垃圾媒体,早日被整改吧!
三、如何避免有意或无意中参与网暴呢?
1.说话前三思,要想好会不会伤害别人(恶语伤人,六月寒)。
2.不盲目站队,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3.先等结果,再说话,不盲目评价。到时候事情反转,打脸事小,关键是伤害了无辜的人!(大家还记得去年那个,说老师体罚她女儿,实际上是给女儿化妆,伪装女儿被老师体罚导致流血,导致那个老师被网暴的戏精母亲吗?)
4.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xxx,会……
假如被骂的是你自己呢?
(因果有报,那些总是网暴别人的人,很难保证有一天自己不会面临网暴吧?)
5.摒弃“完美受害人”思维,不要说“要不是受害人如何,就不会怎样”。
每个人都不是圣人,每个人都会犯错,请不要以“完美受害人”视角,进行审判!
6.学习《非暴力沟通》,每个人都需要,无论是对陌生人,还是对亲人朋友,都很有必要!
7.现实中,多做有意义的事情,找到自己的价值,少在网上对陌生人发泄情绪!找个厂上班也行!
8.多肯定、鼓励、赞美,每个人都希望被看见!你看的是美好的,你得到的就是美好的!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