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我们就要进一步明确,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为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服务。要在课堂上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备课时,就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入地想一想,这篇课文学生哪里能够读懂,哪里难以读懂,哪些内容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学生在课上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课上怎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这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来钻研教材,然后精心设计教案,如何生动地、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突破学生的疑难之处。
以这次语文习作教学为例,在刚开始准备教学的时候,是以动物为突破口。因为本单元的课文《松鼠》和《鲸》都是写动物,但是没有考虑到现在学生养宠物的家庭很少,学生跟都是根据教师提供的写作素材,进行机械的填补挪移,所以最后生成的习作,千篇一律,并没有看见在课堂上进行内化和创造的过程,所以第一版方案pass了。
第二版以美食为切入口,让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美食极其原因。在提供语言支架环节提供以下材料,当初选择这段文字也仅仅是因为这段文字能够突出表现美食的一个特征,并且使用多种的说明方法来突出这一特征。
湘西辣子鸡”真是太辣了!饮食界将辣度分为5级,“湘西辣子鸡”可达4.8级。剁椒鱼头、尖椒鸡、毛血旺、干锅辣鱼这些老牌的湘菜、川菜以辣得名,但比之“湘西辣子鸡”望尘莫及,这让一些无辣不欢的老食客望而却步。在湘西有一家饭店,老板与点“湘西辣子鸡”的食客签订协议,如果吃这道菜产生不良后果,饭店不承担任何责任。
教师提问听了小作者的介绍,这道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师追问小作者是怎样通过自己的介绍将这道菜的“辣”牢牢地留在读者心中?
从而得出列数字 是最有说服力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作比较可以突出说明事物的特点。 一个真实可靠的例子,胜过千言万语。举例子也可以更好的突出事物的特点。
说明方法是梳理好了,可真正运用写说明文时,帮助不大,细细思考原因,一湘西的这道美食和辣味这两个要素都离学生生活较远,不是从学生生活中来当然不能到学生生活中去。
备课至此停滞不前,我的老师于老师深夜留言提醒我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一下地域的普通人家餐桌上美食,力求摒弃一些不接地气的想当然……考虑一下孩子对“湘西”有多少了解?农村孩子,对“湘西辣子鸡”的辣的体验有多少?
今天老师来听我的课,帮助我建构了“引、学、导、迁、评”的互动教学基本框架。我想内化一下老师的理念,再来一版一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