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飒飒,漫漫黄沙。是谁挺立在那里?春夏秋冬,酷暑严寒。是谁坚守在那里?是戈壁上的胡杨,是扎根西部的石油人。每一棵胡杨都是一亭哨卡,每一个石油人都是坚守的卫士,胡杨用铜枝铁干举起英勇的火炬,石油工人用理想和热情灌溉这片土地。
从塔里木盆地东北角的铁门关西眺,一片茫茫沙海,孤烟大漠。千余年前,大诗人岑参曾在这里凄然叹道:“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这片令古人望而生畏的大漠,正是今人孜孜以求的“财富之海”。现代地质资料表明,塔里木盆地,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藏量占全国总量的七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在诸多含油盆地中首屈一指。 1989年打开这座现代工业巨型“血库”的大会战,在喧天的锣鼓声中拉开序幕。
会战初期荒野一片,沙尘遮天蔽日,油田地质情况复杂,我们的石油前辈战天斗地、风餐露宿、披荆斩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日夜奋战,终日与塔克拉玛干沙漠胡杨相伴。他们凭着“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石油情怀,无视六七十摄氏度的地温和沙尘暴的侵袭,创造了荒原夺油的奇迹;西气东输源头的塔里木油田,拉动了我国西部的经济发展,改善了我国东部的能源结构。采油人日夜穿梭的足迹和身影,定格在盐碱荒滩,他们独赏大漠孤烟、夕阳西斜的孤寂,牢记使命,铸就辉煌,最终打出了乌亮的原油,立起身披金甲的采油树和矗立天际的钻塔,与沙漠暑寒相伴的石油人,似胡杨、坚石般的雕像。正是这般石油人坚韧的身躯,托起祖国经济崛起的脊梁,他们用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及“放眼世界雄心大,我为祖国献石油”豪情壮志,绘就一幅幅激情燃烧的画面。
思念家人在夜半时分,荒山为伴井站为家,饭里拌沙心酸全咽下。心中始终有一个不倒的战神,那就是呕心沥血铸成的石油魂。
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社会发展如此依赖能源,作为社会单元的每个家庭,以车代步,天然气做饭,可能考虑的是油气价格,但你可能体会一代代的石油工人,在岁月长河中编织的梦想和所作的贡献?可能体谅他们有着忠孝难全、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和难舍的眷恋?能否认可他们的工作与城市人之间悬殊的差别。这就是他们为祖国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情怀,这就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支柱,这就是我们敬仰的石油魂。
祖国七十年的挥马扬鞭,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又如细雨滋润人间。这里曾经是一片戈壁,如今已经是现代化的石油基地。作为新一代石油青年,我们将在自己的岗位上,苦干、实干,吃的了苦、受得了委屈,“严”字当头、“细”字为先、“实”字立身,不屈服、勇担当,牢记青春使命,凝聚青春力量,让塔里木会战精神永远散发不朽的精神魅力,让石油魂传承下去,迎接智能化的石油产业和石油人更富饶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