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十年拉扯自己长大,那时未来已达,星辰开花
Echo于2020.1.8
2019年结束了。
新年元旦这一天,是被家庭微信群的视频聊天吵醒的,听着母亲房间传来视频中还只会说“在哪呢”的小弟奶声奶气的叫喊,嗯,姐姐在被窝里呢,酒还没醒。
2018年年末和朋友在心钥匙小酒馆跨年,夸下海口地立了几个Flag,比如说嫁人,读四十本书,考个研。一年过去,三个目标只完成了两个半个——读了二十二本书,背了265天单词,刷了8套真题,参加了MBA初试,结果发现兰大商学院2020年学费简直是在以指数形式上涨,以我薄弱的数学逻辑真的无法理解这波操作。这个被焦虑和不确定裹挟的一年在另一个酒馆的闪烁的灯光里、小乐队的Happy new year的歌声里结束了,2019这篇记叙文写的首尾呼应,却没有虎背熊腰。
《令人心动的offer》在元旦迎来最后一期,在这个职场类真人秀里,讲述了初入职场的八位法律实习生在一个月激烈且励志的律所实习生活后,争夺三个正式offer的故事。“用一个十年拉扯自己长大,那时未来已达,星辰开花”,这是节目中八个Z世代的小朋友在大连海边喊出各自十年愿望后屏幕上出现的字,和我2019知识获取中出现的高频词汇——“长期主义”一样,都有些鸡汤的味道,也都有些可操作性。
焦虑,钱挣得少时焦虑,失眠者睁眼到天亮时焦虑,所谓的才华撑不起梦想时焦虑,意识里两个持有悖论的小人儿天天干仗也分不出绝对胜负时焦虑,所以简单总结,焦虑似乎就是求而不得。
但是仿佛你将五十二度纯酿的焦虑兑进长远的时间轴里,它就会被稀释,时间轴的指向愈清晰,焦虑的浓度就愈低,也许就变成了一杯两三度的桃子味鸡尾酒,酒量稍大者足以怡情,不胜酒力者也可在微弱的气泡里半梦半醒,自得其乐。
最近和留学规划的领域有了些交集,当我用将近三十年的略显苍白的来路去观照许多孩子高中时期就开始把控自己的未来时,我喝下的,大概是一瓶大乌苏,酒味不浓,但毕竟是有“夺命”这一定语在的。
2020开封的第一本书是何帆的《变量2》,推演中国经济的基本盘是整本书的讨论主线,作者就如何推演给出了五步简章——试错、突变、适应、协作、混搭。“试错”是在排除选项,“突变”带来的可能是偏离,可能是机会,也可能是成为未来趋势的小趋势,“适应”“协作”“混搭”是在众多机会窗口中寻求立足与发展。落笔时这本书只读了一半,但是何帆老师对基本盘的定义让人耳目一新——基本盘是失去了之后还能拥有的东西。对于一个大国,基本盘是他的传统优势、制度基础、资源禀赋和把握未来的前瞻性,其成长的走向和大国经济兴衰也可简略的归为正相关的关系。所以我们读过的书,哪怕不记得了,我们走过的路,哪怕有许多遗憾,但那些依然存在在气质里和深远的精神里的,就是我们个人的基本盘。
记得当初读完《解忧杂货铺》后的感受是,那些误入到杂货铺穿越时空给数十年前的人们答疑解惑的人,就是一个站在时间轴远端的自己,误入者们站在未来,回看来路上的众多试错和突变,为困于当下的人确定机会窗口,后者只顾走下去便是。不幸的是,我们并没有一个机会在当下就站在时间轴的远端告诉现在的自己就这样走吧,无需焦虑。但也许,这便是突变的魅惑之处。
《令人心动的offer》在确定最终被录用者前的终面里,有人说:“我有足够的积累,但是又一直在路上,所以我有无限的可能。”确定的未来与无限的可能,就是我意识里的两个悖论,它们曾经天天干仗也分不出胜负,但是它们现在和解了,和事佬的名字叫基本盘。